國際象棋既是一種高雅的休閑娛樂方式,也是國際奧委會承認的世界第二大體育單項運動,是一種智力競技體育。每個月國際棋聯都會公布當月的等級分排名,那么,這個等級分是怎么計算出來的?能真實反映一個棋手的競技水平嗎?
(資料圖片)
國際象棋等級分是用來衡量國際象棋運動員競技水平的一個參考,其計算方法是由美國教授埃洛(1903出生于匈牙利,1992去世)設計開發,由國際棋聯等級委員會擬定成文,1969年國際棋聯全體會議審核通過,從1970年開始正式實行的。
等級分計算所依賴的數據來源,是經過國際棋聯認可,可以計算等級分的比賽,這些比賽按照一定程序監督,賽后上報比賽情況到國際棋聯相關部門。國際棋聯根據考察周期內世界各地比賽的結果,按本人等級分和對手等級分的差異從概率函數表上查出預期得分率,然后計算預期得分(瑞士制和循環制算法有所不同),最后把實際得分和預期得分的差乘以換算系數(根據不同情況分為10、15、25三種),得出來的數為正值,棋手等級分上升相應分數,數為負值下降相應分數。在每個統計周期內,升降值累計,就形成了每個棋手新的等級分。
1970年正式施行等級分,之后是準備和積累階段,到了1979年,國際棋聯正式開始發布等級分,每年兩次,男女起點分別為2200分和2000分。第一次公布等級分的時候,只有2025名棋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入冊的棋手已經超過180000名,每月公布一次。期間,公布的等級分起點也做了調整,1993年起,改為男女排列在一起,公布的等級分起點為2005分。
國際象棋從1970開始使用等級分,至今一共產生了10位男子世界冠軍。他們是:鮑比·費舍爾、阿納托里·卡爾波夫、加里·卡斯帕羅夫、弗拉基米爾·克拉姆尼克、亞歷山大·哈利夫曼、維斯瓦納坦·阿南德、盧斯蘭·波諾馬廖夫、魯斯塔姆·卡西姆扎諾夫、維塞林·托帕洛夫、馬格努斯·卡爾森。
等級分第一人7位。具體是:鮑比·費舍爾、阿納托里·卡爾波夫、加里·卡斯帕羅夫、弗拉基米爾·克拉姆尼克、維斯瓦納坦·阿南德、維塞林·托帕洛夫、馬格努斯·卡爾森。
等級分紀錄創造者僅僅3位。具體是:鮑比·費舍爾、加里·卡斯帕羅夫、馬格努斯·卡爾森。
從以上情況,我們可以看出:
1.等級分紀錄創造者必是等級分第一人,等級分第一人必是世界冠軍。反之不成立。這就說明:創造等級分紀錄最難,其次是成為等級分第一人,再次是獲得世界冠軍。
2.奪得一次世界冠軍是有偶然性的。舉例來說,俄羅斯棋手亞歷山大·哈利夫曼1999年獲得冠軍時,等級分僅排世界第44位。
3.成為等級分紀錄創造者是不能指望偶然性的。費舍爾、卡斯帕羅夫和卡爾森都是火煉的真金。
國際象棋的等級分也叫艾洛分,是美國的一位教授設計出來的,國際象棋與圍棋不同,象棋的等級分與棋手的稱號并沒有必然的聯系,但相對與棋手的段位,棋手的等級分是通過科學的數學計算而來的,具有很強的客觀性,所以得到了普遍的應用。至于這種等級分的計算,由于非常復雜,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參考國際象棋的等級分是怎么算出來的云比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