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萬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師開卷。在沂蒙大地,一代代優秀教師將拳拳之心傾注教育事業,照亮莘莘學子筑夢之路。全國第41個教師節之際,臨沂市委宣傳部、臨沂市教育局、大眾網臨沂,聯合推出“走進沂蒙‘大先生’”系列專題報道,探秘他們身上的“教育家精神”,感受他們的教壇人生。
大眾網記者 朱奕穎 臨沂報道
(資料圖片)
“俊杰思自致,玉壺存冰心。繁花開遍處,自有耕耘人。”這句融合了“胡俊云”名字的組合詩句,是胡老師執教25年來的真實寫照。
胡俊云,英語老師,2000年參加工作,現任臨沂啟航中學九年級六班班主任,多次獲得市區教學成績獎、區級優秀教師、區優秀班主任等多項榮譽稱號。25年來,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內涵。
用心做事,傳道授業解惑;用情育人,潤物細無聲。作為班主任,胡俊云始終將“做孩子成長的引路人”視為自己堅定的追求與信仰。多年來,她以智慧和愛心守護著一屆又一屆學生的成長,也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著“優秀班主任”的深刻內涵。
“班主任管理班級,不應只盯著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不應僅僅為了個人榮譽。更重要的是要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為根本,讓他們擁有健康的體魄、陽光的心態,成長為自由而快樂的新時代好少年。”胡俊云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
在工作中,她講究方法、善于統籌,既抓大放小,又精準發力。她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級事務該放手的放手,該嚴抓的嚴抓。通過值日班長制、小組分工合作等方式,她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班級的主人,提高全體參與度。“讓每個同學都把班級當成自己的家”,是她一直推行的帶班理念。也因此,她所帶的班級總是洋溢著一種特殊的溫暖,每個人都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胡俊云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點和學習狀態,與他們建立起了亦師亦友的深厚情誼。她常說:“教學相長,孩子也是我的老師。”她愿意傾聽學生的聲音,尊重他們的個性,也因此贏得了孩子們的真心信任。
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的人,胡俊云始終堅持以身作則、表里如一。凡要求學生做到的,她自己必先做到——要求學生晨讀不遲到,她總是提前到班;提倡愛護環境,她看到垃圾會主動彎腰撿起;鼓勵誠實守信,她答應學生的事從未食言。這樣的小事,在她看來是理所應當,卻在學生心中種下了榜樣與責任的種子。
“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面對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胡俊云始終秉持“寬容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愛的教育”的理念。她對待犯錯的學生從不簡單批評,而是給予最大限度的寬容與引導:對內向膽怯的學生,她輕聲細語、鼓勵為主;對脾氣急躁的學生,她耐心說理、不急不躁;對反復犯錯、難以自律的學生,她堅持具體分析、找準癥結,從根源入手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她從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始終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向上向善的愿望。
作為一名班主任,胡俊云用智慧與愛心見證學生的成長,用尊重與信任喚醒他們的靈魂。她說:“能陪伴孩子們走過青春的一段路,共赴他們的未來,是一件無比美妙的事。”而這,正是一位平凡教師最不平凡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