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狐秀 > > 正文

              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 近日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

              2022-04-29 11:31:23    來源:人民郵電報

              4月27日~29日,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中國電信作為通信運營商代表精彩亮相,圍繞本次大會“技能強國創新有我”主題,中國電信5名勞動模范領銜為企業代言,聚焦“數字經濟”“智慧生活”和“新基建”領域,展現中國電信堅定實施云改數轉戰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的最新成果。

              一直以來,中國電信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發揚紅色電信精神,圍繞企業中心任務,大力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持續激發員工活力,促進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集團公司連續九年召開勞模表彰座談會,大力宣傳全國勞模、央企先進集體和勞模的先進事跡。2020年,中國電信有27名員工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參加本次大會的徐珺、張蘊、楊天路、黃潤懷、鄧艷梅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參會的成果是他們帶領的工作室團隊勤學苦練、深入鉆研的創新力作。

              中國電信將以建成自主掌控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為目標,組織和引導員工,立足本職崗位,廣泛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激勵員工在企業改革發展中建功立業、共享成果,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張勇)

              楊天路:傳紅色精神 筑安全云網

              他是勇攀科技高峰的技術專家,在云網操作維護、云業務保障等領域破解一系列技術難題;他是沖鋒在前的勇士,在抗疫關鍵期,主動請纓逆行而上,為疫情防控筑起“安全云網”。他先后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技術能手、高級專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稱號。他就是中國電信云計算分公司運行維護部(網絡與信息安全部)云維護操作中心總監楊天路。

              沖鋒一線關鍵時刻扛起科技報國擔當

              2020年1月20日,一則緊急求助信息引起中國電信春節保障指揮中心的高度重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市衛健委官網的訪問量驟增。中國電信云公司保障團隊立刻明白了事態的嚴重性。楊天路放棄假期,火速帶隊投入戰斗,24小時內完成武漢衛健委官網遷移至天翼云的任務,滿足了最高并發1000萬人次訪問的需求,保障權威信息發布通道暢通。

              艱巨任務紛至沓來。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是整個戰“疫”中最艱難也最牽動人心的階段。按照傳統方式部署醫院所需的大量IT設備最少需要15天,無法滿足火神山醫院在10天內投入使用的要求。楊天路帶隊展開云端大會戰,將平時21道工序拆分為110道,針對醫療系統對網絡安全的高要求,制定細致的安全保障方案,實現安全、研發、運營立體化穿插作戰。每一道工序、每一行代碼、每一條指令都確保最大化并行處理并通過嚴格測試。最終他們在48小時內完成火神山醫院在云端系統的信息化部署。隨后,團隊充分利用天翼云快速鏡像復制優勢,用最短時間實現了雷神山醫院HIS、PACS等核心系統在天翼云的資源交付,用“中國速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贏得了黃金時間。

              科技賦能護航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楊天路將更多創新科技注入抗疫工作。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的直播中,他和團隊緊急完成了中國電信大網防護能力與云資源池防護能力的自動化協同聯動,保障直播效果清晰穩定,讓億萬網友化身“云監工”。

              在中國電信“暖春行動”吹響復工復產的號角后,楊天路帶領團隊完成多個100G資源擴容,助力上百萬家中小企業云端有序復工復產、8000多所學校云端復學,用科學技術筑起疫情防控堅強防線。

              他堅守云安全科研一線,破解軟件定義安全技術難題,成功研發出國內首個云網一體化安全防護平臺和云網融合架構智慧運維平臺,實現超大規模云網融合服務一站式開通交付、監測分析和智能調度,為全國黨政軍警和大中型企業提供安全可信的云服務,筑牢網絡強國、數字經濟、智慧社會的安全底座。

              “我們懷揣科技報國的志向,堅定不移走自主研發創新之路,為建設網絡強國、維護網信安全、落實云改數轉戰略而奮斗,努力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美好的信息通信新生活。”楊天路說。 (陳錦峰)

              黃潤懷:科技自強 匠心筑夢

              他曾創造一套屬于中國電信自己的數據系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CDN(內容分發網絡)需求,他帶隊僅用1天多時間,完成對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工地天翼高清直播的CDN支持;他創新性提出智能邊緣云構建藍圖,實現了自研CDN平臺、媒體存儲、邊緣計算的大規模商用。

              他就是全國勞動模范、中國電信天翼云資深專家黃潤懷。從業22年來,他始終堅持自主研發的踏“云”追夢之路,在IT研發崗位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攻關紀錄。

              自主創新徹底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

              1998年7月,畢業于清華大學的黃潤懷加入中國電信,從廣東科學技術研究院起步,開啟了他IT技術研發的追夢之路,從普通程序員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云平臺架構師和IT技術專家。

              2011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國外數據運營商巨頭紛紛涌入中國。中國電信的企業IT架構在數據量激增的沖擊下面臨諸多難題,數據安全成為“頭等大事”。黃潤懷大膽提出在中國電信核心IT系統內自主開發數據軟件和產品。他帶隊研發出一套屬于中國電信自己的數據系統,在數據存儲和分析方面徹底擺脫了對IBM、Oracle、EMC等國外公司的依賴。這次探索不僅獲得了中國電信科技進步一等獎,也影響了后續中國電信IT架構的發展方向。

              IT“鐵人”??凶灾餮邪l的“硬骨頭”

              2020年春節,黃潤懷投身戰“疫”一線,帶領團隊僅用1天多時間,完成對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工地天翼高清直播的CDN支持,與億萬“云監工”共同見證“中國速度”。隨后20天內,研發上線“楚天云”等92個CDN教育項目,緊急支撐各地“停課不停學”,為全國學生架起云端求學之路。疫情期間累計開發上線CDN項目254個。

              黃潤懷在研發崗位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攻關紀錄:45天完成中國電信C網交易IT工程、13個月完成MBOSS集中系統工程。2014年,他提出中國電信自主的“基礎組件﹢計算框架”平臺架構。2019年,他瞄準5G、高清視頻發展帶來的廣闊前景,帶隊攻關CDN、媒體存儲研發并快速取得突破。這兩個產品成為集團“天翼看家”底層存儲的首選產品,推動了5G超高清視頻等應用的快速發展。黃潤懷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IT“鐵人”。

              素心磨劍踏“云”追夢創輝煌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黃潤懷很慶幸自己趕上了好時代。他依托研發的數據庫、CDN、媒體存儲、邊緣計算等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填補中國電信自研產品空白,增強云市場服務能力。他說:“堅持自主研發,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能夠回報社會,更加堅定了我繼續投身自主研發的決心!”在一次次淬煉中,他逐漸成長為技藝精湛又堅韌勤勉的時代工匠。 (唐剛)

              徐珺:創新求變 情系光網

              位于上海市常德路195號的愛丁堡公寓始建于1936年,這棟粉色墻面夾雜咖啡色線條的老建筑也是作家張愛玲在上海的故居。如何在不破壞建筑結構的情況下,讓這棟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老房子實現光纖入戶,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中國電信有位線務員迎難而上,利用自制器具巧妙布線,沒有破壞原建筑的一絲一毫,就實現了暗線入戶。他就是上海電信的裝維高級專家徐珺。

              攻堅克難的“中國光纖接入第一人”

              徐珺18歲進入中國電信,奮戰在線務員崗位上,一直與網絡打交道。從電話調制解調器上網、ISDN、ADSL到FTTH(光纖到戶),從銅纜到光網,從單一的接入到復雜的組網,不斷變革的網絡環境和設備對線務員的專業技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徐珺持續提升和更新自身專業技能,連下班時間也走街串巷,尋找需要改造且改造難度較大的線纜。憑著不斷學習、思考、創新、實踐,徐珺一直游刃有余地應對新的變化和挑戰。

              徐珺基于自身實戰經驗編寫了多種教程,發明了多個專利,從一名普通的線務員成長為光網操作技能領域的領軍人才。

              創新實踐提升光網維護整體水準

              為了帶動更多同事服務好市民,2010年徐珺牽頭成立了“城市光網”創新工作室,先后發明了暗線穿管器、布線機器人、光纖接續工具包等小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2年,徐珺和團隊創新性提出了“流氓”光終端的概念以及判斷排除方法,為光網安全運維提供了保障。面對工業內窺鏡造價昂貴、經常失靈等問題,徐珺與團隊發明了成本只需幾十元的“暗管入戶四小工具”,使上海電信的暗線穿通率從10%提升到了51.6%。他與團隊將國外光網建設經驗與中國實際情況有機融合,形成了一套適合中國網絡現狀的光網操作體系。2013年至2014年,工作室拍攝了6部視頻教程,推廣先進操作方法。

              “城市光網”創新工作室成立至今,已有2項實用性發明專利、1項外觀設計專利,還有1項實用性專利在授權公告過程中、1項發明專利正在申請中。該工作室還被授予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

              業精于勤踐行工匠精神

              “業精于勤”是徐珺對工作的態度。在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徐珺對業務技能的鉆研近乎癡迷,熱衷用創新思維去攻克難題。面對上海工匠、中央企業百名杰出工匠、全國勞模、中國光纖接入第一人等各種榮譽稱號,徐珺卻表示,自己只是通信業務當中的一個環節,完成一次艱難施工的喜悅要遠大于獲得各種榮譽。

              上海無數狹窄的弄堂、陳舊的建筑見證著徐珺忙碌的身影,他經常騎著代步車,背著工具包,挎著網線光纜,樂此不疲地為用戶服務。他說:“‘工匠精神’就是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好,追求精益求精,但更注重充滿樂趣的過程。” (盧臻)

              鄧艷梅:為平凡崗位注入不平凡的工匠精神

              30年的歲月,1萬多個日日夜夜,外表溫和柔美的鄧艷梅,從一名值守機房的通信小白,成長為集知識型、技術型和創新型特點于一體的高素質通信人才,成長為通信企業的技術骨干。

              編號“001”的維護骨干

              1992年大學畢業后,鄧艷梅進入廣州通信行業工作,從基層機房通宵值守做起。

              20世紀90年代,我國主干通信網使用的是從不同國家引進的設備,制式都不一樣,可謂“七國八制”,設備維護絕非易事。鄧艷梅將大量業余時間用在鉆研廠家原版資料、維護手冊上。每天下班后,她還繼續跟著工程人員一起做工程調測,只要外籍工程督導在現場調試設備,不管多晚她都全程跟隨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她能迅速掌握最新引進設備的維護技巧,還對各廠家的網管功能菜單倒背如流。

              30年來,鄧艷梅不斷學習、打磨、突破、創新技術。50多本厚厚的筆記本和記錄了近20年的工作日志文檔,見證了她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憑著這股干勁,2006年,鄧艷梅成為中國電信第一批集團級維護骨干,證書編號為“001號”。

              立足崗位不斷創新

              “發現問題就是進步,解決問題就是創新,崗位微創新也可以成就大事業。”鄧艷梅牽頭成立了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平凡的崗位注入不平凡的工匠精神。

              2014年,針對電信井蓋丟失的問題,她經過不斷探索和思考,帶領團隊用了將近20個月研發出了可規模商用的可靠的智能化管井安全監控系統。

              5G時代來臨,鄧艷梅深入學習、鉆研5G技術,帶領創新團隊積極開展5G應用課題攻堅,開發出5G﹢無人機應用模型、基于大數據特征的互聯網專線流量預警項目。

              工作室成立8年來,在鄧艷梅的帶領下,成員參與創新率達100%,申報專利20項、授權發明專利3項,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1項,降本增效節約資金超過3億元,獲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等獎項22項,多項創新成果在全省推廣應用。工作室先后獲得廣東省首批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省級女職工創新工作室、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等多項榮譽稱號。

              踐行工匠精神

              在同事眼中,鄧艷梅是刻苦鉆研的電信工匠,是當之無愧的創新明星。從業30年來,她始終堅守在網絡維護崗位,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勞動模范、廣州市勞動模范、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全國信息通信行業工匠入圍獎、南粵工匠等榮譽稱號。“每一次突破都讓我感到無比興奮,每一次難題的解決都給了我繼續堅持的力量。我相信創新能改變生活,能夠為企業和社會賦能。”

              鄧艷梅說,匠心,離不開創新、創造。踐行工匠精神,就是不放棄、不忽視工作中遇到的任何一個問題,堅持不懈用創新思維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蔣龍龍)

              張蘊:不負韶華 盡情拼搏

              在深圳電信,提到科研能人,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張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她帶領團隊開發智能門磁,賦能深圳版的“火神山”醫院建設。同事評價她:“對自己狠,對周圍同事的要求也從沒放松過,這種狠勁幫助她在很多項目上做到了精益求精。”

              張蘊2005年入職深圳電信,先后獲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資委中央企業勞動模范、國資委中央企業技術能手等榮譽。如今的張蘊已是深圳電信能力中心副經理、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

              科技創新助力疫情防控

              2022年春節假期前,張蘊工作室接到深圳街道和社區的任務:在節后返工潮中,務必利用科技手段管理好居家醫學觀察人員,保護群眾的生命安全。張蘊發揮黨員帶頭作用,迅速組建6人攻堅小組,奔赴疫情防控一線,短時間內設計出智能門磁解決方案。同時,張蘊帶領工作室成員克服重重困難,協調廠家快速復工,解決庫存問題。他們還用私家車保障疫情期間物流運力。僅3天時間,就完成了從設計方案到落地使用。

              春節本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張蘊接到上級要求,為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擴建提供智慧化解決方案,20天內完工。這所深圳版“火神山”醫院將作為應急防疫醫院,用于集中收治確診和疑似病例。張蘊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迅速組織團隊連夜研討,僅一天就提交應急醫院相關方案。2月2日,深圳防疫醫院開始建設,為了保障進度,張蘊積極協調資源,為中建開通現場應急網絡,提供必要設備,根據現場情況不斷完善建設方案,全力保障醫院建設順利進行。

              真誠付出才是莫大的幸福

              張蘊和她的團隊一起刻苦攻堅,于2016年打造了全球首個NB-IoT商用項目,斬獲GSMA“最佳物聯網移動創新獎”。2018年打造了全球首個5G智慧警務應用平臺;參加創辦中國電信國家“雙創”能力開放服務基地。2019年開發了全國首個“5G﹢ IoT數字孿生一圖感知平臺”,并成功應用于深圳新國際會展中心的系統設計,成為特區數字政府先行示范建設成果。

              點滴成功,心血鑄就。作為有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張蘊心懷使命,勇于擔當。她說:“對于心愛的事業,真誠付出才是莫大的幸福。感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感恩深圳這片創新創造的沃土和風清氣正的氛圍,讓我們可以不負韶華,盡情拼搏。” (陳洲)

              關鍵詞: 中華全國總工會 大國工匠 創新交流大會 中國電信

              上一篇:八部門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 提出15條具體舉措
              下一篇:全球數據圈正在經歷急劇擴張 2025年預計將增加至175ZB

              熱點話題

              熱點推薦

              頭條

              ?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2018|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亚洲男人都懂得羞羞网站|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国产亚洲精aa在线看|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精品|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