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誰不希望自己的產品推出就成為爆品。但現實總是與想象難以一致,特別是在家電行業進入個性化需求為主導的成熟階段,很難見得到真正的爆款出現,道理何在?
晉寧||撰文
(相關資料圖)
家電行業的人無不感嘆,現在創新一個產品很難,創新出能成為爆款的產品更難。事實也確實如此,市場上很多廠家多年都沒有什么爆款產品,因此市場總是平淡無奇、波瀾不驚,很少有十多年前爆款一出,市場鼎沸的場景。
按理,現在科技發達了,企業實力和能力增強了,社會創新氛圍提升了,廠商對用戶認識更深了,因此創新產品不僅應該多,而且出爆款也應該多才是。而現實卻恰恰相反,如行業人士感嘆的那樣——創新難,出爆款更是難!這究竟是為什么?其實,這個問題要歷史、客觀地去理解和看待。
首先,從家電發展歷史來說,家電行業發展初期,不論從品類和數量上,還是用戶需求來說,都是容易出現爆款。從產品層面上來說,行業就那么幾個產品品類,一旦出現新的產品品類,僅僅是以滿足好奇擁有來說,就可以激活吸引一大批需求,很容易積沙成塔,形成數量級的增長,形成爆款現象。
對于歷史的問題,就要用發展的眼光來審視。畢竟,現在的家電品類不像發展初期就那么有限的幾個,稍微不同的差異化產業出現,就有可能打動用戶,調動用戶情感,常常激情化購買是爆款的前提。越是在產品匱乏的初期,越是會有爆款出現。而現在產品品類繁多,往往分散了用戶的注意力。
其次,以用戶實際狀況來說,家電那個時候還處于普及發展階段,很多家庭還都處于滿足擁有上,市場完全呈現的是需大于求,加上經濟處于高增長時期,支撐家電普及的房地產也處于高景氣周期,居民對未來充滿期待。因此,一有家電新品或者針對性促銷,也很容易造就出爆發性市場局面。
對于用戶層面,曾為滄海難為水,難以再為一款產品而動情。現在的主力消費群體,是出生在商品不斷豐富的時代,不像老一輩人那時生活用品短缺,見到新鮮、稀罕物品就一擁而上。加上用戶需求已經呈現個性化,除非某一款產品真的極致,就很難引起購買的轟動效應。這種情況下,出一款爆品豈不是確實很難。
反過來我們再看現在:現在的科技實力和創新條件,是行業早期不能比擬的,可是不論創新產品,還是市場爆款,都不在那么容易。道理很簡單,就是行業已經進入成熟發展階段,原來出現爆款的行業基礎已經變化。
一方面家電品已經完成擁有的普及時期,進入迭代需求時期就不再急迫。沒有特別的因素刺激,不會簡單的就去購買,也就是購買擁有的沖動減弱,特別是更新迭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理性消費占據了主導地位。在這樣的背景下,消費激情很難被激活,沒有沖動自然就不會有爆款現象。
另一方面現在家電品類陣營擴大,家電產品不再僅僅是大家電、小家電和廚電的那么幾個品類,而是產品種類極大的豐富,甚至呈現產品的過剩,可選擇的商品琳瑯滿目。個性化的產品針對的是個性化需求。在產品類別增多、產品個性化背景下,大面積出現爆款也不符合市場需求實際。
事物發展總是有內外因兩個方面,如果說上述為內因的話,那么家電廠商的推廣就算是外因。一款產品能夠成為爆款,除了自身確實擊中用戶需求痛點,還與廠商的鼎力推廣分不開。好的產品加上廠商的推廣,確實往往容易成為爆款。不過任何一個爆款,都是基于產品內在因素,推廣只是通過包裝給產品賦能而已,根本解決不了成為爆款的核心問題。
至于那些“炒作一把”也好,“不斷碰瓷”也罷,都是營銷的手段方法,都是能否成為爆款的外在原因,真正成為爆款還是內在起著決定性作用。那種總是期待出現爆款來拯救自己的想法,無疑是現代版的堂吉訶德。
從這個意義上講,與其成天想著用爆款來救市場,不如踏踏實實去發現用戶真實需求,挖掘針對性的個性化產品。如果真的是用戶需要,不必急著成爆款,長流水不斷線才是好產品的最高境界!
=====
家電魂:深度解碼家電行業熱點事件,梳理家電廠商轉型變革歷程,互聯網時代家電業最具深度自媒體。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家電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