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資料圖)
雷軍曾經有一個對互聯網思維總結的“七字訣”,被認為是對互聯網思維的高度概括,被很多人奉為圭臬。現在已過去十年了,這“七字訣”的內涵有變化嗎?還是聽聽雷軍怎么說!
賀楊||撰文
國內早已從消費互聯網時代大踏步進入了產業互聯網時代。時代在變,很多的理論也在與時俱進跟著變。就拿互聯網牛人雷軍在前不久他的第三次年度演講中所說,“專注、極致、口碑、快,這就是我總結的互聯網七字訣,也是我對互聯網思維的高度概括。”那么,時過多年,這樣概括還有意義嗎?
作為一個原則,肯定是有一定時間限制的。大家都能理解“時過境遷”這個成語,意思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發生變化”。那么,雷軍在國內上一輪互聯網高潮時對互聯網概括的“七字訣”又有怎樣新的詮釋呢?
首先對于“專注”。雷軍最新的表述是,任何商業實體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將有限的資源投入足夠聚焦的業務線中,才可能形成最大化的競爭力,拿出足夠好的產品與服務。雷軍用一句古訓來詮釋——“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雷看來,資源總是有限的,切口越小,壓強越大,突破越有力。所以,大到布局公司業務,小到定義一款產品,對于一個具體的業務目標,基于洞察和所掌握的基本能力,要做的就是不斷收斂,專注于必要的“最小切口”。要“克制貪婪”,盡量追求“單點切入”,不要試圖用一款產品解決太多問題,能最大化滿足一項迫切需求,就是巨大的成功。
用盡量少的產品滿足用戶最關注的需求,是一種超凡的能力。少就是多,背后是極為精準的行業發展與用戶需求洞察、極為清晰的產品/戰略思路,以及基于強大產品力的超凡自信。專注是目標一致,而不是教條地釘死有限目標。在核心方向一致的情況下,要留有適當的灰度和空間,這樣才能釋放創新潛能,在業務邊緣始終留有創新的空間和活力。可以看出,雷軍所闡述的“專注”充滿了辯證法。
其次對于“極致”。對于極致雷軍給出了兩重含義,一是心智上的無限投入,不遺余力爭取最好;二是無限追求最優解,認知觸達行業和用戶需求的本質。也就是說,對專注的核心目標不惜心力、不惜代價地投入,是實現極致突破的關鍵。
具體到產品上,雷軍給出的答案是兩個條件:一是產品要驚艷,設計要驚艷,成本也要驚艷;二是超出了用戶預期,真的能讓用戶尖叫。對于極致雷軍認為,了不起的極致產品不是只靠一個天才的想法、一個突然出現的靈感就能做出來的,而是要經歷長期痛不欲生的修改,一點一點打磨出來。
如何做到極致,雷軍闡釋的非常明確,如果追求極致的努力不在用戶需要的正確方向上,或者不在公司專注的方向上,那么花的力氣越大,離題越遠,此時的投入和努力只能淪為一種“秀情懷”的噱頭,或者是一種無用的“炫技”,抑或是一種盲目的“自我感動”。
第三對于“口碑”。在雷軍看來,好產品不一定能帶來口碑,便宜的產品不一定能帶來口碑,又好又便宜的產品也不一定能帶來口碑,只有超過預期的產品才能帶來口碑。而且口碑閾值是不斷提升的,從來沒有一勞永逸的口碑,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獲取、評估方法,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之所以雷軍對用戶口碑這么重視,總是強調口碑第一,在雷軍看來是因為口碑總是領先銷量或利潤一步,是與產品和業務形成正循環的要件。評判的原則只有一個:用戶的口碑評價永遠都是對的,切不可犯“刻舟求劍”式的錯誤。
在口碑上,雷軍還認為不要犯觀察與思考方面的“懶惰病”,要重視對行業動向、用戶需求變化的洞察,注重對口碑變化的追蹤與分析。他總結了口碑的三條驗證原則:第一條,注重口碑的多路交叉驗證;第二條,區分對口碑的關注點;第三條,直面真實的口碑。尤其是面對口碑的負向變化,一定不能諱疾忌醫、掩耳盜鈴。
最后一個字“快”。在“七字訣”里只有“快”是單獨一個字,但分量不小。最初“快”這個字普遍被理解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次雷軍將“快”作為一種素養,認為“快”的實現本身更是一種突出的系統能力。可以把快的四種能力總結為:洞察快、響應快、決策快、改善快。
在雷軍“快”字中是這樣認為的,當公司處于創業初期時,每一個舉動都可以很快。但是隨著業務的成長和拓展,可供選擇的岔口就多了,這時絕不能因為一味圖快而含糊、輕率地跨過重要的戰略決策點。
在對待“快”上,很多人是陷入“為快而快”的陷阱,雷軍則認為,絕不能為了追求快而疏忽重要的戰略思考。對待“快”要辯證的去看,“戰略積累快不得,戰術演進慢不得”,為了更底層的堅定原則和更長遠的發展,有時候,有局部的、階段性的慢,才有全局的快。
“七字訣”曾經風靡一時,甚至被某些人奉為圭臬,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失,也逐漸被絕大多數人忘記。這次不是雷軍在年度講話中在重申,給其做出新的內涵詮釋,很多人是想不起來這回事的。不過,雷軍這次重提并充實闡述后,似乎有人根本不屑一顧,在輿論場并沒有掀起多少漣漪。
其實,筆者以為雷軍“七字訣”不論還是本意還現在重釋,都是給業界提供一種思想,提供一個互聯網時代干事的原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方法論,并不是讓誰都拿來當成炫耀的武器。每個人,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特殊情況,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場景下解決方法也是各有差異,絕不是生搬硬套的條條框框。
雷軍重提“七字訣”就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行為,是對自己在十年前思想的的一種完善。那么我們每個企業或人都應該以積極、開放、學習、借鑒的心態去理解和看到,能夠從中領悟真諦并結合自身去落地才具有真正的價值,而不是又把這一套當成口頭禪來標榜,真正領悟并且能夠重新應用才是真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