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有關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鄒素萍、西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局長閆宏強、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岔河鎮三河村黨支部書記某色比日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發布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新聞處二級調研員杜偉偉主持。現摘編發布會實錄,以饗讀者。
我國行政村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
謝存:“十三五”初期,我國尚有約5萬個行政村未通寬帶,其中包括大量建檔立卡貧困村,還有15萬個行政村寬帶接入能力不足4Mbps,城鄉存在明顯“數字鴻溝”。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打通了廣大農村接入數字經濟時代的“信息大動脈”,貧困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了歷史性解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網絡支撐。
一是堅持統籌謀劃部署,扎實推進建設,保障“用得上”網絡。2015年10月經國務院常務會審議通過后,建立了“中央資金引導、地方協調支持、企業主體推進”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開啟了農村通信網絡跨越式發展的新征程。先后部署七批電信普遍服務建設任務,從支持光纖通達轉向4G網絡建設,從支持行政村向邊疆、海島拓展。累計支持全國13萬個行政村光纖網絡建設和6萬個農村4G基站建設,其中三分之一的任務部署在貧困地區,推動行政村、貧困村、“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通寬帶比例分別從不足70%、62%、26%全部提升到100%,農村光纖平均下載速率超過100Mbps,農村及偏遠地區通信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升。
二是著眼降低上網門檻,開展精準降費,保障“用得起”網絡。在面向全國廣大用戶提速降費的基礎上,要求電信普遍服務地區資費不得高于其他地區。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面向農村脫貧戶持續給予五折及以下基礎通信服務資費折扣,精準降費舉措已惠及農村脫貧戶超過2800萬戶,累計讓利超過88億元。在廣大農村地區,每月只需要三四十元,用戶即可享受個人手機、固定寬帶和網絡電視的套餐包,農村用戶使用寬帶網絡的負擔大幅減輕,獲得感有效提升。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9.2%,較“十三五”初期翻了一番,城鄉普及率差異縮小了15個百分點。
三是充分發揮網絡效能,拓展網絡應用,保障“用得好”網絡。加快農村網絡覆蓋村委會、學校和衛生室,推進“互聯網﹢”教育和醫療應用發展,全國中小學校(含教學點)100%寬帶通達,遠程醫療覆蓋所有脫貧縣,優質基礎教育和醫療資源加速向農村拓展。廣泛覆蓋的城鄉網絡,有力保障了2億學生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有效支撐科學精準防控疫情,助力鄉村治理和基層黨建,促進農村生產生活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從2015年的353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79萬億元。網絡流量為農村群眾帶來了產品銷量、增加了收入數量、提高了生活質量。
多輪次迭代式核查 精準確保“村村通寬帶”
謝存: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扎實推進未通寬帶行政村網絡建設的同時,堅持技術核查為主、行政核實為輔,通過建立清單、數據比對、實地核實等多種方式,進行多輪次迭代式核查,著力全面摸清我國行政村通寬帶情況,精準確保“村村通寬帶”。
一是摸清底數。工信部商請國家統計局提供了全國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數據,并根據代碼規則認真梳理、核實篩選出全國農村及偏遠地區51.2萬個村級單位清單,其中既包括行政村,也包括林場、牧區嘎查和兵團連隊等,并及時動態更新,把這個數據作為“村村通寬帶”工作的底數。同時,商請民政部、原國務院扶貧辦分別提供全國村民委員會、貧困村清單,進行綜合比對印證,確保清單底數全面準確。
二是強化部署。連續七年組織實施電信普遍服務,組織各地通信管理局根據全國行政村清單認真梳理未通寬帶行政村,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分批次納入年度任務重點支持,逐一銷號。今年,我部會同財政部將未通寬帶行政村動態清零列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及時制定工作方案,進一步全面梳理未通寬帶行政村并進行重點部署,指導當地通信管理局督促實施企業完成建設任務并開通寬帶網絡。
三是深入核查。為確保數據精準、情況真實,我們建立了電信普遍服務管理支撐平臺,實現全量部署任務在線監測、精準監管。同時,組織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單位對照行政村清單,通過國家地理信息數據庫等逐一查詢行政村經緯度信息,并與北斗平臺、電信普遍服務管理支撐平臺的數據認真比對,通過技術手段核實了51萬個村級單位已通寬帶。針對剩余的2000余個,及時修正村名同音不同字、采用方言讀音字、少數民族地區村名譯法不一等情況,通過從基礎電信企業網管資源系統查找、實地核查、向有關方面通過行政手段逐一核實等方式,全面查清了行政村通寬帶情況。
推進農村網絡深度覆蓋 引導農村網絡高質量發展
謝存:截至今年11月底,我國已有4G基站586萬個,5G基站超過139.6萬個;光纖寬帶用戶超過5億戶,占全部寬帶用戶的94%,千兆光網已具備覆蓋超過2.6億戶家庭的能力,網絡承載能力持續攀升。在此過程中,通過電信普遍服務的深入實施,所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通寬帶是指已通光纖或通4G),其中超過99%的村實現光纖和4G網絡雙覆蓋,貧困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我們也在加快5G等高質量網絡向農村拓展,目前超過97%的縣城城區和40%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
下一步,繼續深化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一方面,推進農村網絡深度覆蓋。進一步支持自然村組、林場、牧場、重點區域和交通要道沿線等地的寬帶網絡覆蓋,做好與易地搬遷、興邊固邊等政策的銜接,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邊疆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森林草原防火重點區域等的支持力度,持續提升光纖和4G網絡在農村地區的覆蓋廣度和深度。密切跟蹤各地行政村調整情況,保持未通寬帶行政村動態清零。
另一方面,引導農村網絡高質量發展。積極構建與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相適應的高質量農村網絡。在電信普遍服務中逐年加大對農村5G網絡建設的支持力度。鼓勵基礎電信企業在農村地區開展5G、千兆光纖等高質量網絡建設,逐步拓展覆蓋范圍、提升網絡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