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技術底蘊
格靈深瞳的創始人趙勇,本科和碩士均就讀于復旦大學,專業分別是電子工程和微電子。這倆專業都更偏向于電子硬件和嵌入式,這也給格靈深瞳后續自研幾款開創性的智能硬件產品埋下了伏筆。
趙勇碩士畢業后前往美國布朗大學深造,師從三維視覺領域的大佬Gabriel Taubin教授,專攻計算機視覺和運算影像學。趙勇博士畢業后就加入了谷歌研究院,從事計算機視覺相關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間,趙勇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谷歌眼鏡,這款產品雖然最終沒有獲得市場的認可,但卻開啟了全球可穿戴式設備的熱潮。國內很多廠商跟進了類似產品的研發,也始終沒有跳出谷歌眼鏡定義的產品形態。蘋果的智能眼鏡難產多年,估計即使發布,也難以打破谷歌眼鏡給大家留下的固有印象。這就是行業開創者的貢獻,也是他應得的江湖地位。
2013年初,趙勇回國創立了格靈深瞳,很快發布了他們的第一款產品,世界上第一款應用于大場景的可實現多人同時跟蹤的人體行為分析設備皓目行為分析儀。
這是格靈深瞳在3D視覺領域的第一次嘗試,從初期的線下零售到后面的銀行場景應用,這也成了格靈深瞳生命周期最長的一款產品,也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款單品。按照當年的宣傳描述,該產品可以利用三維計算機視覺技術理解人的動作和行為,能夠精確地對空間環境進行感知,實時捕捉和分析場景的三維信息,解決了傳統二維圖像中相互遮擋、影隨人動、比例混淆的問題,使得更高精確度和復雜度的智能分析成為現實。這些功能在當時看來,屬于越級式的突破。可惜當時的產品形態受紅外光的影響,只能在室內使用,而且相機的分辨率低,只能近距離使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產品的適用范圍。
城市管理、商業零售、智慧金融屬于計算機視覺公司的必爭之地,幾家頭部的CV公司主營收入基本都來自于這3個領域,格靈深瞳也不例外。但是格靈深瞳更是極具想象力地創新了體育和軌交兩個業務方向,而這2個方向的技術基石都是3D視覺技術。在體育健康領域,公司的 3D 立體視覺技術使得設備成本降低的同時,提高了可靠性和易用性,同時運動姿態分析技術通過采集不同場景下人體姿態數據,通過自主研發的三維人體姿態估計算法,能夠克服人體關鍵點采集不準不穩的難題;在軌交運維領域,公司的 3D 重建與立體視覺分析技術解決了傳統算法中誤差較大的問題,讓計算機視覺技術運用于軌交檢修的落地應用成為可能。
在格靈深瞳的創業史中,不難發現它的高光時刻都跟3D視覺技術的應用息息相關。它因為3D視覺技術在早期被業內所廣為推崇,也因此錯失了人臉識別應用的窗口期,跟人工智能的融資大戰擦肩而過,卻也因此在人臉隱私應用被提到政策高度的現在,正是因為有了更加從容的產品布局,才使得企業的后續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行業前景廣闊
作為最早成立的AI公司之一,格靈深瞳始終在穩步成長。根據格靈深瞳招股說明書的內容,2019年、2020年、2021年格靈深瞳實現營收分別為7121萬元、2.43億元、2.94億元,近三年收入的復合增長率超過了100%。另外,據悉格靈深瞳2021年也實現了經營性盈利。連續2年實現經營性盈利,格靈深瞳的財務表現相對健康。這在一眾巨虧的AI公司中,實屬一股清流。
作為一家專注于技術層與應用層的AI公司,格靈深瞳所屬的計算機視覺核心產業規模和帶動相關產業規模在2019年已經達到633.3億元和1438.6億元,并預計將在2025年分別達到1537.1億元和4858.4億元。
隨著人工智能如今的蓬勃發展,行業內的企業也有了越來越多的發展機遇,在未來,格靈深瞳將會深耕智能領域,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研發與服務能力,為國內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