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屆上海車展舉行的2021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實現同比增長,結束了連續下降的局面。當時,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變革成為最大亮點,從那時作為起點,電動化、智能化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最強引擎,同時也成為國內外各車企爭相布局的關鍵賽道。
作為今年全球第一場A級車展,同時也是我國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舉辦的首場國際A級車展,2023年上海國際車展毫無疑問地成為各家車企發布最新戰略的舞臺,尤其是在競爭愈發激烈的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領域。
據統計,本屆上海車展參展車型達144款,其中新車型多達78款。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新車已超過傳統燃油車新車。無論是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還是豐田、大眾、奔馳,都帶來了自家最新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或相關技術成果。
“當今的汽車產業中,中國的電動化和智能化走在了市場的前列。對于力爭成為移動出行公司的豐田來說,在中國的舉措有著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要引導豐田的變革。”在本屆上海車展開幕當天,豐田汽車佐藤恒治社長表示。
在2023上海國際車展期間,豐田通過多款車型,向觀眾展示了BEV、HEV、PHEV、FCEV四種不同類型的動力系統協同發展的成果。與此同時,豐田還發布了圍繞“電動化”“智能化”“多樣化”等主題打造的一系列技術創新成果。
汽車K線認為,盡管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但未來仍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一方面,隨著市場愈發成熟,消費者對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技術水準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雖然各大車企紛紛加入了這場熱潮,電動化、智能化技術創新空間仍然存在,誰能勝出尚無結論。
小標題1:從清一色引進到本土化研發,外資集中加碼在華技術創新
簡單在2023上海國際車展的現場逛一圈就能發現,不僅有海內外主流汽車品牌高規格參展,新能源和智能化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展示和交流也愈發常見,成為消費者、產業鏈上下游等各方關注的焦點。
正如某頭部智能駕駛公司負責人所說,當汽車智能化進一步完成市場普及后,沒有智能駕駛能力的產品將難以進入用戶的購車清單。
得中國本土化研發產業鏈者,得汽車科技創新最前沿。從動力電池這個新能源車最核心部件,到涉足未來出行領域、智能化領域的跨界新玩家,無不向下游企業證明著這一點。
因此,加強在華本土化研發能力、加快本土化研發步伐,成為各家外企迎戰上述挑戰的不二法門。
作為“新體制”的重要標志,豐田決定繼承“以商品和地域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積極適應新時代中國汽車產業的新發展、新要求。
在本屆上海車展,豐田汽車公司首席技術官、副社長中嶋裕樹再一次親身體驗了,中國市場上品牌數量之眾、新能源汽車之多,以及智能駕艙設計、語音識別、ADAS智能駕駛等汽車智能化技術。
他表示,中國的智能化技術,如智能座艙、語音識別以及自動駕駛等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這也是豐田應該學習的重要領域。在智能化領域,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度極高,通過現地化提升研發速度是當務之急。和中國專屬純電動車的研發一樣,智能化技術也會強化并推進在中國的現地化研發。
從T-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到Toyota Space智能座艙,再到Toyota Connect智能互聯,豐田一邊活用自身技術,一邊積極與現地合作伙伴一起推進現地研發,努力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安全·安心、舒適便捷”的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豐田已在自動駕駛領域與小馬智行開展了合作。由豐田提供雷克薩斯RX、豐田賽那等車輛,由小馬智行搭載自動駕駛系統后,在多地開展商業化示范運營。
曾幾何時,包括豐田在內的外資車企,技術均由海外導入中國市場。而如今,為了滿足中國用戶的需求,越來越多外資車企開始全力聚焦本土研發,強化研發團隊,并與中國高科技企業達成伙伴關系。
汽車K線認為,作為全球化企業,豐田明確了向著以研發純電動車為中心的移動出行公司進化的目標,而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擁有獨特優勢的中國市場,必然是不容錯過的。這意味著,豐田一方面繼承了其在中國市場深耕數十年的歷史傳承,另一方面則銳意進取,讓本土化研發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小標題2: 不忘初心,汽車智能化既要有顛覆也要有繼承
在本屆上海車展期間,不少外企紛紛加碼投資中國。不過,與那些急功冒進的車企不同,豐田在激烈的企業轉型過程中,仍然堅持“安心”、“可靠”的品牌基因。
對于率先啟動電動化進程,并且已在混合動力汽車賽道積累26年經驗的豐田來說,無論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如何多元化發展,提供完善成熟的電動化技術和卓越的駕乘體驗,一直是其不變的宗旨。
在此次車展期間,豐田帶來了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其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智能化進一步升級,它通過小型化、輕量化、精密化,帶來史無前例的高效率電動化,可實現更迅速的動力響應、更強勁的動力輸出、更持續的加速性能。
除了率先搭載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的人氣車型——卡羅拉和雷凌亮相車展外,豐田還帶來兩位bZ家族新成員,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 智享跨界、bZ FlexSpace Concept 悅動空間,兩款車型都計劃于明年正式導入。
汽車K線認為,豐田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的智能化水平進一步升級直接讓智能化技術轉化為用戶觸手可及的產品成果。同時,玲瑯滿目的技術展品也表明,豐田對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智能座艙、智能互聯技術,以及未來汽車智能化發展方向有了更多思考與探索。
在豐田的Toyota Space智能座艙展臺,不少體驗過的觀眾都被邀請填寫反饋。這既豐田作為全球車企“銷冠”的靠譜、穩重,也是所有人面對新一輪技術變革所應當擁有的態度。
與之相對應的是,在一些品牌夸大宣傳“黑科技”,甚至在新車上搞出“技術期貨”,嚴重透支品牌信譽和產品安全性的時候,豐田仍然堅持“科技平權”和“量產幸福”這些看上去沒有那么炫酷但卻實實在在的思路。
“為了提供中國消費者‘想要’的車輛,‘虛心好學’的姿態也是不可或缺的。”豐田汽車公司首席技術官、副社長、執行役員中嶋裕樹表示,豐田的使命是“量產幸福”,“我們希望通過制造更好的汽車助力建設更加美好的中國社會,早日實現移動出行社會”。
人們有理由相信,世界向東,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汽車業鏖戰的焦點。在喧囂的2023上海車展的背后,是各方謀取在華業務再出發的計劃書。
汽車K線認為,在達成“加強電動化、智能化技術研發”的發展共識后,只有像豐田一樣不忘初心的人,才能真正“擁抱汽車行業新時代”,迎接下一個更智能化的汽車華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