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身材就像打了敗仗。臉垮了,腰粗了,氣色暗淡,走兩步就喘。可上海的一位阿姨,偏偏走了另一條路。
50歲,165的個頭,體重穩在100斤左右,線條緊致,整個人精神到不行——你要是不說,還以為才四十出頭。
【資料圖】
你不知道的是,在20年前,她和大多數中年人一樣,肚子圓、胳膊松、沒精打采。
40歲那年,她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心里咯噔一下——如果不改變,這輩子就定型了。
于是走進健身房,從零開始學力量訓練。剛開始酸得抬不起手,腿像灌了鉛,但她咬牙沒停。一年時間,身材緊致回來了,體脂降到20%以內。
從那以后,不管多忙,她每周的訓練都雷打不動。二十年如一日,她說這是和自己簽的約——不能毀約。
健身只是基礎,她還有一個習慣——跑步。一周三次,每次10公里起步。
配速不快,重在心率穩定,循序漸進,從2公里慢慢加到現在的距離。
有人問她,不怕傷膝蓋嗎?她笑:“怕,就不開始了嗎?”
她坦言,跑步給她的最大收獲,不是成績,而是心態。
清晨的風、傍晚的霞,腳步的節奏……這些細節,讓她覺得自己是活的,是輕松的。
她還有個習慣——每次跑完都笑一笑,哪怕當天很累。
最開始跑步是為了減肥,中途是為了保持身材,現在,是為了健康和自信。
她說,年輕不年輕,不全看皺紋,而是精氣神。二十歲也可能顯老,六十歲也能神采奕奕。
她勸身邊的人,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堅持下去就好。
不必強行模仿別人,喜歡跑步、游泳、跳舞都行,發自內心喜歡,才能不放棄。
朋友感嘆她腰細、臉緊、眼亮,她笑著說:“我就是舍不得老。”
舍不得的,不只是容貌,更是生活里那份自我掌控感。
能管住嘴、邁開腿,不被年齡綁架,這種感覺會讓人越來越自信。
在她的帶動下,不少人重新開始運動。有人跟著她訓練,有人被她的狀態打動,買了跑鞋下跑道。她就像個領頭人,帶著大家向更好的生活跑去。
她常說:“身上的每一塊贅肉,都是你對生活的妥協。”
歲月會留下痕跡,但你可以選擇,這些痕跡是疲憊的皺紋,還是笑出來的魚尾紋;是贅肉,還是肌肉線條。
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只要決定去做,就永遠不晚。
要不,下次你也試試?穿上跑鞋,去跑一小圈……或許,你會在汗水里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