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哥解讀電商
作者:金珊
一場外賣大戰,把兩家巨頭的利潤都快打沒了。前有京東包含外賣在內的新業務單季虧損147億元,后腳發財報的美團日子也并不好過,凈利潤暴跌9成。
(資料圖)
8月27日港股盤后,美團發布了業績公告。財報顯示,2025年Q2美團營收918.4億元,同比增長11.7%;期內溢利3.7億元,同比暴跌96.8%。美團的凈利潤率僅有0.4%,非常危險。
為什么這輪外賣大戰,美團的利潤暴跌?不少人都在擔心Q3三家巨頭火力全開的狀態下,美團很可能直接虧損。
透過Q2的財報來看,美團可能沒有那么脆弱。
業績一覽
總收入918億元,同比增長11.7%。對比市場的普遍預期同比增長13.9%。
核心本地商業收入653億元,同比增長7.7%;經營溢利37億元,同比下滑75.6%,利潤率5.7%。
新業務收入265億元,同比增長22.8%。經營虧損19億元,同比擴大43.1%,虧損率7.1%。
銷售成本614億元,同比增長27.0%,占收入比66.9%;銷售及營銷開支225億元,同比增長51.8%,占收入比24.5%;研發開支63億元,同比增長17.2%,占收入比6.8%,一般及行政開支27億元,占收入比2.9%。
經營溢利2.264億元,同比下滑98.0%,利潤率0.2%。經調整EBITDA28億元,同比大幅下降;經調整溢利凈額1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經營現金流入凈額48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017億元。
百億補貼,美團的效率更高
利潤暴跌,讓不少人懷疑美團的護城河是不是不夠牢固了。為什么Q2只有京東進攻,美團的利潤表現還是這么慘?
美團的凈利潤去年同期還有114億元,今年Q2就只剩下4億元了。外賣大戰打的美團的利潤只剩下一個零頭。
事實上,換個角度看,美團的補貼效率明顯更高。
這一仗,京東和美團同樣投入了百億的體量。隔壁京東包括外賣在內的新業務,營收139億元,虧損148億元,幾乎相當于賣多少就虧多少。美團還保持了盈利,只不過多花了110億元。
同樣的百億規模,對應補貼的即時零售的訂單量不在一個級別。
雖然美團不再公布單量,但是去年同期的數據顯示美團有61.7億單,今年隨著大戰開打,訂單量規模還會進一步上升。
京東外賣4月日均突破1000萬單,5月日均突破2000萬單,618期間日均突破2500萬單。滿打滿算,京東外賣Q2最多有16億單。
京東的體量可能只有美團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特別是前期京東客單價偏低,奶茶和咖啡的訂單偏多。
耗資百億,美團的補貼效率更高。因為做外賣更久,有足夠多的消費數據支撐,可以用更少的補貼刺激消費者下單。這一點確實是剛入局的京東暫時無法做到的。
最終因為補貼導致營銷開支增加,騎手社保導致經營成本增加,利潤下滑。核心本地商業總收入同比增長7.7%,最終的經營利潤下滑了75.6%。銷售成本和經營開支以及未分配項目同比上漲了35.6%。
但客觀上,Q3美團的壓力更大了。因為阿里入局,三家外賣的爭斗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京東剛補完,阿里也開始新一輪補貼,美團防守兩端勢必會收到影響。Q3很可能會倒貼來保證自己的核心優勢。
美團已經開始提前打預防針,直接表態Q3核心本地商業會出現大規模的虧損。
“所以這不是我們第一次面對這種激烈的競爭了。在過去的許多年里,我們通過競爭實現了成長。它塑造了我們的領先地位。”王興在電話會上談到。
美團曾經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到2025年每天的訂單量達到1億單,每天每單賺1元錢。王興在電話會上透露,美團在Q2日訂單已經能達到1.5億,但每單賺的反而比1元少了。
現在的外賣的內卷是不太理性的,會持續影響幾家的利潤表現。
持久戰下,美團變得更重
外賣只是前端的引子,本質爭的是流量背后的消費潛力。可以看到,美團為了這場用戶的持久戰,開始向實體扎的更深。
向上通過會員、小象超市、3C數碼等品類突破,提高客單價。向下通過拼好飯和“快樂猴”硬折扣超市,聚焦下沉市場。
向上突破方面。
電商和外賣已經進入同一個戰場上。阿里的核心用戶是88VIP,京東的核心是PLUS會員。美團今年也在整合本地生活的業務,這樣會員的營銷能從外賣推廣到即時零售、酒旅各個部分。Q2升級會員層級的會員凈數量超過1000萬,其中頂級黑金和黑鉆會員的比例更高。
小象超市也會陸續擴張到全部的一二線城市,用戶的粘性更強,是除了外賣之外更高頻的業務。
在今年618購物節期間,60多個品類的商品交易總額(GTV)翻了一番。高客單價的白酒和家電以及手機等品類也在增長。這部分業務也在搶京東的蛋糕。
數據顯示,618期間大型家電的GTV增長超過11倍,頂級會員的平均支出是其他會員的三倍。
這些業務的布局對應的更注重品質的人群也能防守阿里和京東后續的進攻。
向下下沉方面。
美團已經戰略收縮了優選業務,新項目“快樂猴”開始擴張。首批計劃開1000家門店,對標盒馬NB,主打硬折扣。
在美團看來,很多低層級的城市,消費者還是習慣線下實體購物,特別是食品雜貨有很大的增長潛力。拼好飯已經成為行業五年內增長最快的產品,預計未來會更快的滲透下沉市場。
可以看到,美團正在線上線下全渠道的布局。阿里、京東和美團都在爭做一個超級消費APP。
寫在結尾
非常讓人意外的是新業務的表現,新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2.8%,其中傭金收入更是同比暴漲112.1%。新業務主要包括美團優選、B2B餐飲供應鏈快驢、小象超市、共享單車網約車、海外Keeta。
推測高利潤的傭金收入很可能來自Keeta。沒有透露具體數據,但是美團表示Keeta所有業務量和總交易額(GTV)上均實現了強勁增長。美團在海外的擴張正在打開想象力。
外賣大戰繼續開打很可能會影響美團在即時零售、海外、AI方面的布局。主場牽制,影響新業務。
可以預見地,美團的壓力會很大。Q3阿里參戰,加上開始大范圍給騎手上社保。接下來利潤不保。樂觀來看,經歷過監管叫停和利潤大幅下滑后,阿里和京東后續也會更加冷靜地進行補貼。
美團需要撐過這一輪,才能迎來曙光。
參考資料:
1.美團財報業績公告
2.華爾街見聞:美團電話會:預計短期內激烈競爭仍將持續,Q3核心本地商業業務將出現大幅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