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業要是一說起互聯網品牌,很多人都會“恨”得咬牙切齒。因為多年來,互聯網家電品牌一直充當的都是“價格殺手”的壞小孩。每當到了618或者是雙十一這些電商節的時候,這些品牌往往是“身先士卒”,價格戰不遺余力。
今年雙十一就將來臨,各大品類各大品牌之戰其實早已開始。彩電業因為前期漲價太快,后期液晶屏大幅下跌等潛在因素,預期彩電價格下跌這是主流聲音。若是根據往年經驗推斷,今年雙十一彩電價格戰一定少不了互聯網品牌,其中互聯網品牌中一定少不了小米。然而,今年的彩電業價格大戰確實有點撲朔迷離,今年雙十一首發價格戰的不是小米,而且后期小米電視在促銷力度上也與往年相差很大。
很多家電經銷商朋友在“家電人”微信群里發問:今年小米電視為何雙十一有點蔫兒?
今天“家電人”就此與大家一起聊聊一向高調的小米電視到底怎么了?為何低調了?
在開聊之前,我們先看一下現在彩電雙十一價格戰的一個態勢。這次價格戰讓人感覺意外的是發起者竟然是華為智慧屏。在雙十一剛剛啟動時,華為智慧屏SE 55由2499元直降到1699元,降幅32%!雖然這一輪降價僅僅持續了幾天,現在價格都已恢復正常價格,但這一打法與多年前的小米電視極為相似,既贏得了造勢,又有點先下手為強的感覺。
不過,這一降幅對之前買了華為智慧屏的用戶那是有苦難言。這就是價格戰的負面效應,在爭得市場的同時,也會傷及品牌的聲譽。很多業界人士對華為的這種玩法持否定態度,一是華為的品牌高高在上,沒有必要為了彩電增加點銷量而降低用戶的忠誠度,何況只是幾天的活動銷量增加也是有限的。
華為智慧屏拉開彩電價格戰的大幕,其后引發各大品牌的連鎖反應,海信Vidda 、創維酷開、TCL樂華等彩電降價力度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這次小米電視卻很淡定。在價格上小米電視針對雙十一雖有下調,但力度還不如傳統彩電大牌的力度。
比如在京東32英寸和65英寸彩電價格對比上,創維酷開推出了698元和2599元的價格,TCL樂華699元和TCL2669元,海信Vidda749元和2699元,而小米電視32英寸最低價為699元,65英寸最低價為2499元。通過對比,發現小米小尺寸32英寸的價格甚至比創維酷開還高,65英寸的價格也只有100多元的價差,要知道在平日小米電視的定價相比就低很多,可見小米電視在這次價格戰中不占優勢。
小米電視為何這次不主動出擊價格戰了?
從以上價格對比我們可以看出,這次小米電視不是完全不打價格戰了,而是遭遇到了強勁對手的阻擊。在互聯網品牌較量上,小米電視輸于華為智慧屏的影響力,且沒有搶得先手。在與傳統老牌的決斗中,創維、海信和TCL今年都改變了打法,直接用自己的子品牌全力阻擊小米電視。在價格接近底線的壓力區,小米電視也沒有絕對的價格優勢。與其兩敗俱傷,還不如低調行事。
另外,小米電視在這次雙十一價格戰中相對低調,也有小米品牌發力向上的主觀因素。小米雷軍曾多次表達小米是一家“技術信仰”的公司,可見價格戰絕不是小米的終極目標。
通過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看,品牌在走向高端化的過程中,能夠滿足用戶在產品之外的更多精神需求與價值觀認同,但從消費者決策行為來看,最終依舊會反映到產品的價格層面。近期,小米電視正在力推其大尺寸OLED高端電視,并表示要搶占OLED市場的半壁江山。
看來小米似乎正在改變,不是之前的那個“小米”了!
小米想推高品牌價值,真的能成功嗎?添加微信sun2013999進“家電人”群,聽聽群里的大佬們都怎么說。你有故事我有酒,大家一起來聊聊。
您的鼓勵很重要!請點下在看和贊唄▼▼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家電人。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