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耕時代到現在,設計都在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精神需求不斷加強的背景下,設計的力量在逐漸崛起,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2021年12月1日-3日,以“新棲息地——設計重塑生態原力”為主題的第九屆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以下簡稱“大展”)在深圳會展中心2號館舉辦,本屆大展緊跟時代步伐,不再只是單一的提倡創新,而是站在了更高的戰略層面,推動全球的進步與發展。在短短的三天時間里,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設計不僅改變了全世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讓我們體驗到與未來更短的距離!
從新棲息地揚帆,設計打造先行先試典范
“凝視你們自己的城市,凝視你們自己的生活中發生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從未有過的嶄新設計。”這是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代表原研哉對城市發展的理性看待。未來的城市將會進化成什么形態,未來的智能科技將會有多么便捷,未來的生活方式將會多么充滿絢爛色彩,我們無法預測,而一切我們無從得知的,正在顛覆著我們的認知,并且仍在不斷加速襲來。改革開放之初,現代詩人洛夫寫到深圳“一只白鷺從水田中驚起,飛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來”。奮楫發展的深圳特區如今已走過四十一年,深圳設計正擔負著任重而道遠的使命;今年11月深圳獲評首批國家工業設計示范城市,為深圳如何更高效、更高質量地賦能各垂直領域產業,釋放深圳作為設計之都、創新之城的先行優勢和示范力量,拋出了更高的要求界限。越來越多的智慧產業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融合了新興技術已經實實在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對理想生活的無限憧憬開始變得比從前更加堅實。
“新棲息地中,開放包容是土壤,創新思想則是土壤中的養分,全球設計師在這新棲息地中尋夢、圓夢,而大展則是新棲息地的起點,在這里就是設計的元宇宙,我們關注設計的元科學,重視理想與人文關懷,讓科技、歷史、文化、觀念,都變成溫暖新棲息地的方式,鏈接人們生活中的理想、暢想與洞見。”已經統籌承辦了九年大展的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會長封昌紅說道,堅持將每一年的大展,打造成深圳本土設計的發源地和策源地,大展正是在深圳先行的過程中,用新銳思想傳播的平臺、設計創意發布的平臺、新銳設計青年的孵化平臺見證著示范的支撐和原力。
今年大展線下展覽總面積15000平方米,吸引312家海內外設計機構及品牌企業參展,集中展示6000余件設計精品。在七大展區中,CEBA荷蘭中歐品牌發展聯合中心將NOMAD戶外品牌的中國首秀帶到了大展之中,秉持著綠色可持續的環保理念,展示了露營睡袋、睡墊、帳篷等戶外產品及周邊配件系列,用創新研發出的包括中空纖維材料3D-POLARDOWN、隔熱技術3D-Helixthermo等在內的一系列新技術、新材料,為全球的“驢友”創造無憂的戶外休憩環境;來自韓國的設計機構JEI DESIGN WORKS,以多元化的設計考量,帶來了能夠為用戶提供獨特體驗的多種醫療消毒產品,不論是產品的視覺性、使用的便捷性、材質的適宜性、功能的合理性、以及對環境的友好性等多方面,都體現著以人為本的觀念;來自inDare 創異?事務所以“為滿足情感需求而設計”,基于對各行業多維度的認知以及跨領域技術應用經驗,帶來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多品類生活化設計產品,用無止境的探索之心,將設計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前來觀展的觀眾驚呼原來這才是年輕人追求的“品質生活”。在大展上,充滿想象力的深圳設計機構與設計師們,正以飽滿的情感,用設計詮釋著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關系,以不一樣的視角打破看似不可能的思維邊界;用設計丈量著城市的溫度,讓城市綻放出光芒;以積極的、主動的創新姿態,扎根本土,面向國際,直擊未來,重塑城市設計生態。而這其中所崇尚尊重、尊嚴與博愛的價值理念,彰顯的是深圳這座城市的品格與精神。
數字科技發展下的新材料、新結構、智能化正賦予設計領域以無窮的能量,它們如何去應用到人居生活環境中,打造更具生命力的自然可持續城市空間,成為當下亟需深思的問題。今年全球設計價值峰會,十四位設計、經濟、商業等領域的行業專家圍繞“設計預知力”、“設計感知力”、“設計覺醒力”三大主題,從數字化轉型、新消費時代、可持續發展的下的商業新物種、新形態、新變革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辨,討論設計與未來的關系。CEBA荷蘭中歐品牌發展聯合中心主席南美龍認為:“數字轉型時代下,我們除了注重產品設計本身,也必須更加努力地整合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融合,并為兩者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更好地高效與客戶溝通,從而讓工業設計的力量更強大。深圳這座創新城市(300778,股吧)有著非常巨大的吸引力,也讓深圳很多的設計企業聞名于世界,這也為設計師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向世界展示工業設計的力量。”大展所帶來的多層面的深思,所強調的設計使命早已不僅僅關乎于生活,如何體現設計價值、如何激發創新變革的前沿洞悉,將成為探索構建新時代的“設計路徑”示范范本。
賦能“雙區”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
歷史學家保羅·盧西曾經指出:“追溯了100多年的工業歷史說明,工業的爆發式發展,均源于產業與科學的共舞”。創新是深圳的基因,也是新的歷史節點下這座城市發展的生命線和靈魂,從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到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圳一直在謀劃宏觀發展、前瞻布局。2013年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舉辦,吸引了全球工業設計以及智能硬件制造業的目光,每年大展上,全球前沿設計公司和業界專業人士都會前往這里,交上一份中國乃至世界工業設計發展的最新答卷。8年來大展吸引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設計機構及企業參與,集中了50000余件全球設計精品,為深圳建設“設計之都”打造工業設計示范城市起到了獨特作用。
今年,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深圳經濟特區、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疊加,迎來深圳發展的黃金時代,深圳工業設計協會會長封昌紅認為,“作為首批國家工業設計特色類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第九屆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也成為一塊‘吸鐵石’,吸引了更多中外設計師聚集在深圳這片創業熱土中,同時大展也讓更多好產品、工業設計新理念、新工藝、新材料、新模式、新品牌,能夠通過設計創新的鏈條打通消費端、制造端的需求,甚至還有打通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在它們之間能夠搭建一個平臺。”連續9年來,每一年的大展主題都與當下新風口、新方向息息相關,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推進、實現碳中和目標、后疫情時代帶來的數字化浪潮等愈加聲勢浩大,今年大展通過展示一批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命健康、新材料、5G、創意文化等前沿產業設計,讓粵港澳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在這片“新棲息地”展露無遺。來自華為UCD的全屋智能、元戎啟行多傳感等多款解決方案,打開人們對于未來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的想象;華大基因(300676,股吧)展出的大人群基因組學一站式產品組合、超級生命計算機與桌面式測序平臺讓大家看到人類生命健康的無限可能;在意大利雅倫格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增材數字設計展上,形態各異設計感十足的3D打印椅讓未來商業創新模式看到了方向;來自臺灣設計研究院的雙色釉燒面碗、酒牛二虎對杯,荷蘭StudioHVN設計事務所中將傳統家具和當代設計相結合的馬扎、漢服沙發等眾多充滿文化創意的展品,也讓設計創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針葉樹纖維環保鞋、廢棄口罩升級再造門飾等一些新材料、循環利用的展品,讓大家意識到可持續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遠見卓識,以實現世界更加和諧美好的明天。而隨著工業4.0的到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當Made in China風靡全球,Design in China也在踱步而上,美國工業設計聯合會調查顯示,在設計上每投入一美元,銷售收入將增加一千五百元收益。從一無所有的小漁村到應有盡有“硬件硅谷”,深圳通過產業不斷躍升,由加工到深圳制造,再到深圳創造,從制造業最低端的“三來一補”出發,走過勞動力密集型代工制造,終于踏入了位于價值鏈頂端的產品設計、技術研發領域。第九屆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的超高人氣,凸顯的正是在當前新一輪技術革命蓄勢爆發期,物聯網、量子科技等新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以及融合了藝術、科技、市場的工業設計正成為眾多生產要素的核心環節。當工業4.0開始重新塑造、定義世界制造系統,本屆大展為賦能粵港澳大展區制造業深度融合設計高質量發展,推陳出新升級舉辦“設計×制造”商業配對會,圍繞工業智造、智能AIoT、智慧家電三大領域,組織設際鄒工業設計、壹尚工業設計、九點整工業設計、白狐工業設計、順德和壹工業設計、歐蒙工業設計、意臣工業設計、佳簡幾何工業設計等設計機構與海能達(002583,股吧)、康佳、齊心集團(002301,股吧)、傲基科技、小熊電器(002959,股吧)、雷柏科技(002577,股吧)等近50家深圳制造企業、中小型企業、企業技術中心進行專業交流配對,為深圳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動。此外,更有創維、海能達、齊心、傲基、小熊電器、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近100個企業及院校組團前來觀展交流對接,三天時間里促成初步合作意向300余項,這不僅僅是一組數字,而是深圳設計驅動制造業創新發展歷史中濃墨的一筆,更是“雙區”尤為可期的未來。
創新原力加速迸發,中國設計正發聲
現代設計和現代設計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王受之在《世界現代設計史》一書中闡述了“所謂設計,指的是把一種設計、規劃、設想、問題解決的方法,通過視覺的方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設計是通過美感和共鳴來撞擊人們的心靈,引發大眾追求美好與幸福的行為,設計師的設計過程所在于的意義既要體現在每一個消費者身上,又要能夠對社會、經濟或者世界的積極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大展自設立“The Great One”獎項開始,多位年輕設計師及多支新銳設計團隊參與競賽并奪魁,通過權威性的嘉賓評審團坐鎮,以包容性、跨界性和創新性為業界設計新秀、全球設計師們提供了交流探索的舞臺。iF設計大獎主席烏維·克雷默林在本屆大展的啟動儀式中提到:“深圳正在為全世界的創新設計人才提供廣闊的展示平臺和發展空間,也讓深圳創意設計與新興產業更加融合。”
本屆 The Great One大獎以“時代的力量”為主題,深度關注設計所能賦予社會的巨大能量,重視通過新型設計材料和結構、引領行業趨勢變革的可持續設計、社會高效生態設計的誕生,打造中國設計領域的創新“前衛之美”。在今年誕生的產品設計至尊獎、產品創新設計獎、最佳展示獎以及可持續設計獎中,無不直擊全球化浪潮沖擊下的社會和諧、精神層面、情感世界中的拓展路徑,其中獲得“產品設計至尊獎”的來自華為UCD中心設計的“智能礦山”解決方案,為煤炭行業注入最強的人工智能技術和完備的服務體系,這正是從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中發現痛點、熱點的所在,通過創意力量的加入,打造富有執行性解決方案的標志性范例,是社會中包括設計師及其各個角色,以創意的構想、精妙的運作,來秉承社會責任,解決社會問題,促進多方共贏、社會和諧共進,成為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驅動力量。
作為今年大展The Great One大獎評審主席,廣州美術學院教授、BDDWATCH發起人童慧明教授提到,“當我們在談論中國設計時,其實是在談論國際設計,當我們在定義新棲息地時,其實是在定義設計師的棲息地、工業設計師的棲息地。面向未來的10年,深圳應該成為世界的設計驅動型品牌之都,應該把設計的驅動力和設計的領導力做更大的升級。”
無數有理想的設計師通過無形的思想、有型的創意形成了自己標新立異的設計之幟,對新一代的設計師也起著指引設計之路航線的職責。本屆大展 全球設計·深圳發布暨新品發布會上,14家國內外設計機構圍繞“設計如何引領行業屬性”、“設計如何改善生活”、“設計如何凸顯品牌價值”、“設計如何形成獨有思路”等主題方向,發布來自工業、時尚、能源、科技等不同領域的代表性產品,以原創設計為載體,共同在材料與新技術應用、生活方式研究、品牌推廣多個層面進行了創新與探索,為中國設計發聲,讓美好設計延續。
線上線下齊發,引爆全民設計狂歡新浪潮
“大展是具有引領性、方向性、跨界性、驅動創新性的平臺,所以在大展中,你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工業設計師,很多的技術工程師,還有很多的院校、研究機構、研究院相聚在這里,他們疊加在一起,就是未來的宇宙。”就像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會長封昌紅所說,大展是匯聚產業前沿的窗口,是融合潮流時尚的舞臺,是探索發現的眼睛,本屆大展線上線下共舉辦30余場系列活動,線下吸引現場參觀人數累計達3.15萬人次,其中有前來求知求索的設計師、創業者,也不乏期待開拓眼光網羅一切新潮創意與思想的市民觀眾。為了突破時間、地域、場地所帶來的局限性,打造永不落幕的全球工業設計第一展,大展依托數字化技術通過線上創新形式打造云上生態平臺,運用人工智能、VR、AR等先進智能技術推出線上3D虛擬展廳、小程序等平臺,實現沉浸式線上觀展、在線互動交流、展示交易等綜合性功能,自開展以來,線上平臺參與人次已超700萬,“云端”活動直播觀看量累計299萬,線上線下打卡互動觀眾達6000余人次,線上話題點擊量2億次。
此外,大展聯合第三方平臺抖音發起“這次有被設計到”全民設計互動話題活動自11月27日上線以來,收錄全球創意視頻3.2萬個,形成上億人次的傳播量,引發了點贊設計的輿論熱潮,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體驗,開啟了全民設計狂歡新浪潮。大展通過積蓄強有力的“宇宙原力”,向深圳乃至中國、世界,傳達著設計獨有的文化、信息和信仰,用設計向城市告白,向世界發聲,為深圳至全國工業設計邁向下一個高度尋找著力點和抓手點,用設計重塑生態原力,帶來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