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聯網 > > 正文

              當前快訊:共享單車大數據殺熟?

              2022-08-12 21:44:05    來源:丁道師 微信號

              資深互聯網觀察家,長期致力于中國互聯網產業和企業研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資料圖】

              “共享單車漲價”的熱搜未退,媒體又開始關注“共享單車大數據殺熟”。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美團、哈啰、青桔三家均存在同一套餐不同用戶呈現不同價格的情況,最高差距可達22元。

              在美團APP上,同樣定位在北京市的三部手機顯示的價格分別為14.8元、8.8元和19.8元;在哈啰APP上,以單車30天不限次卡為例,哈啰單車的30天不限次卡價格分別為16.98元、13.58元和13.97元;在滴滴青桔上,單車30天暢騎卡的價格分別為11.5元、12.5元和11.9元。

              關于“共享單車大數據殺熟”一事,我接受北京青年報等媒體采訪,談了幾點看法。

              1、優惠券差異化發送,不屬于大數據殺熟

              透過網友的截圖來看,不同手機顯示的服務原價是相同的,只是因為不同的用戶/手機領取了不同金額或者折扣的優惠券,最終造成了實際支付的價格差異,這種差異化服務不屬于大數據殺熟。好比我們去買一臺汽車,汽車的原價是公開的,但A通過團車網渠道領取2000元優惠,B通過易車網領取9優惠,C通過老帶新返了3000元優惠,D通過4S的微信公眾號領取了5元優惠券,最終的支付渠道是一樣的,但實際支付價會有差異,這種情況不能算作大數據殺熟。

              當然,平臺優惠券的發放方式確實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像現在,一個簡單的優惠券,搞出五花八門的優惠幅度,確實容易繞暈人。

              關于優惠券發送這事上,企業需要動態地平衡哪種方式對用戶和企業都更有利。這個問題是可以繼續深入討論的,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

              2、要區分大數據殺熟和動態調價

              撇開“共享單車大數據殺熟”事件不談,現在互聯網行業廣泛存在“動態調價”,往往被誤解為“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但沒有嚴重到我們以為的地步,現在我們密集的對大數據殺熟喊打喊殺之時,忽視了市場經濟運行多年以來固有的“動態調價”機制。

              當我們罵在線旅游APP上的酒店大數據殺熟的時候,忽視了工作日和節假日的區別、忽視了VIP會員的權益更優先、忽視了有些渠道會有額外補貼、忽視了有些支付方式會更優惠、忽視了早訂和晚訂給酒店帶來的機會成本差異等等因素。機票動態調價的機制和酒店有一些類似,這里不再敘述。

              當我們罵出行APP“昨日和今天,同一行程價格不一樣”的時候,忽視了早晚高峰的1.X倍的價格調整來緩解供需矛盾。而且就算平時,也因為擁堵不一、交通燈等待因素,也會導致服務時長和路程的變化,這些變化必然導致價格差異。

              很多文章把“動態調價”理解為“大數據殺熟”,這種文章只會激化矛盾,無益于解決實質存在的問題。而且盲目的把“動態調價”理解為“大數據殺熟”,很容易打擊到商家經營的積極性,同時也掩護了真正的“大數據殺熟”企業的撤退。

              3、法律法規逐步完善,很少有企業敢于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最早在2018年前后引發全民關注,相關部門迅速開展工作,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嚴管大數據殺熟。

              2022年1月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

              規定鼓勵,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以顯著方式告知用戶其提供算法推薦服務的情況,并以適當方式公示算法推薦服務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圖和主要運行機制等。規定還提出,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向消費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應當保護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不得根據消費者的偏好、交易習慣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施不合理的差別待遇等違法行為。

              到了今天,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主要的互聯網企業,都已經把合規化建設提升到了戰略高度,怎敢公然挑戰法律權威,怎敢主觀上挑戰公序良俗。

              4、大數據恰恰是減少價格差異對待的手段

              在我看來,真正帶來價格差異或者價格歧視的是非透明的、非在線化、品牌化不強、非標準化的小數據/線下數據,而非大數據。

              我記得2008年我剛來北京的時候,我經常去北京動物園服裝城買衣服,不同的人在同一個店鋪買同樣的衣服,價格往往不一樣,有時候差距甚至會翻倍。我也記得我當時經常打“黑車”出行,同一路段會出現5元、10元、15元等多個價格。

              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信息不透明且沒有打通,這種情況非常普遍。請大家回想下,是不是如此?

              這十幾年,大數據、電子商務、社交網絡在中國高速發展,商業社會的諸多環節變得越來越透明,各個領域的價格歧視和價格差異逐漸被抹平。換言之,互聯網和大數據恰恰是避免殺熟、限制因信息不透明帶來差異價格的有限手段。

              10年前,你通過街頭信息部找一輛卡車拉活,有些信息部報價1000,有些報價800、500元,而現在通過滿幫這樣的平臺,服務者接單的價格基本都差不多;10年前你買手機,同一款手機在不同的手機店價格五花八門,今天我們無論去京東還是天貓,差距非常小;10年前,你找保潔阿姨上門收拾家里,價格和服務都參差不齊,現在有了天鵝到家這樣的平臺,家庭服務流程也變得標準化,價格極為透明......

              簡而言之,互聯網行業大數據殺熟的情況遠沒有大家以為的那么嚴重。真正應該警惕的是小數據殺生,而不是大數據殺熟。

              PS:本文作者丁道師,現已在蜻蜓FM開通《丁道師雜談》頻道,歡迎大家點擊原文鏈接,收聽音頻版的內容。

              丁道師

              2005年首次提出“自由媒體人”概念,隨后簡稱為自媒體,影響至今。

              2011年,丁道師加盟速途網絡,先后擔任速途專欄主編,速途執行總編輯兼速途研究院院長等職。

              2014年丁道師作為自媒體代表,牽頭起草《中國自媒體的自律規范》,并在網信辦座談會上分享,引發廣泛關注。

              現在是企鵝號、一點資訊、百度百家、今日頭條、艾瑞專欄、雪球財經等主流科技媒體和新聞客戶端的專欄作家。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丁道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熱點話題

              熱點推薦

              頭條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亚洲激情黄色小说|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亚洲13又紧又嫩又水多| 亚洲无吗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亚洲日韩亚洲另类激情文学|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中文毛片|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