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5月6日,科轉云(中國高??萍汲晒D化云平臺)聯合清科創業旗下清科研究中心共同發布《2021 中國高校創業投資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2021 中國高校創業投資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以近年獲得VC/PE機構支持、有過公開融資記錄的近500家高校創業企業為研究樣本,綜合數理分析、案頭研究和市場觀點調查分析,從中國高??萍汲晒D化總體分析、中國高校創業企業發展概況、中國高校創業企業投融資市場分析、中國高校創業投資重點行業及代表性企業等方面,整體梳理、剖析當前我國高校創業企業的發展環境、發展現狀及特點、存在問題及發展訴求。
據發布方介紹,科轉云是一個匯聚高校成果、金融資本、企業需求的高??萍汲晒D化互聯網平臺。平臺由星河資本、前海母基金、東方富海、基石資本、同創偉業、清科集團、互聯網教育系統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同發起成立,深耕中國高校與創投機構、企業之間的跨界合作。此次與清科創業旗下清科研究中心共同發布中國高校創業投資領域的白皮書,目的是希望能從政府、高校、企業、機構等各個關聯方的角度,從政策完善、平臺建設、金融創新支持、校地校企合作、專業機構及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以期為高校創業企業發展提供參考借鑒,為機構投資高??萍汲晒麆摌I項目提供信息渠道,為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措施提供研究支持。
《白皮書》目錄
《白皮書》內容解讀1:教授創業受資本市場肯定,投資機構更關注團隊構成
白皮書顯示,在479家有過融資記錄的樣本企業中,高校院士、教授、副教授等兼職或離崗創業(文中稱“高校人員關聯企業”)294家,占比61.4%;高校及其單位創設和參股新公司(文中稱“高校關聯企業”)185家,占比38.6%。綜合看來,近年來因受益于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法規落實、財政和社會資本支持力度加大,教授兼職或離崗創業、團隊聯合創業已成為高校系創新企業的主力軍,并實實在在的獲得了社會資本的認可,已成為高??萍汲晒D化的新力量。
高校人員關聯企業中,高校人員在企業擔任高管(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首席科學家、技術顧問等)的占比超過60%,表明高校人員在企業中擔任重要角色或發揮重要作用,密切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創始團隊較為穩定,有助于充分發揮高??萍汲晒D化的優勢,同時在與管理、市場、金融等其他背景人員的合作共事中,鍛煉商業化思維、積累企業管理和產品經營經驗,這也是高校創業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
高校創業企業的主要發展特征
從企業背景看,479家樣本企業中,僅有約10%的企業具有國有背景,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校創業企業已經脫離“校辦企業”的屬性,更多是基于科研項目產業化、高校人員及團隊創業、資本市場投資孵化等的需求催生,自身發展的靈活性和市場化程度有所提高。
從企業成立時間看,2000-2001年、2005-2006年、2009-2010年、2014-2015年是高校創業企業成立相對密集的年份,整體趨勢與宏觀經濟周期、國家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等的階段性特征較為吻合。
中國高校創業企業成立時間分布情況(企業數量,家)
從企業上市情況看,479家樣本企業中,已上市公司數量占比約為18.4%,多為新三板掛牌企業。隨著新能源、半導體、醫療健康等科技創新領域投資熱度高漲,資本愈加關注科研人員創業、高??萍汲晒D化,高校創業企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創業與投資熱潮,前期獲得融資的企業IPO數量也將有一定增長。
從行業分布看,信息技術與服務、醫療健康兩個行業的企業較多,合計占到四成以上。信息技術與服務行業中,軟件開發、信息技術服務、信息系統集成和物聯網技術服務企業較多,合計占比超過70%。醫療健康行業中,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三個細分領域的樣本高校創業企業數量大致呈現5:3:2的比例。
《白皮書》內容解讀2:信息技術、醫療健康賽道最熱,早期輪次占比過半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PEDATA MAX數據,479家樣本高校創業企業共披露投資事件1216起,其中954起事件披露投資金額,總投資金額超過1300億元,單起平均投資金額接近1.4億元。
從披露投資案例數看,2015-2018年是高校創業企業投資活躍度較高的時期,2019年以來投資案例數呈波動下降趨勢,整體與宏觀經濟、產業政策、股權投資市場發展等聯系密切。在國家政策層面,隨著2014年“雙創”的提出,2015年“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發布,以信息技術與服務為代表的新興技術企業發展及融資需求大規模增長。同年,國務院設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重點支持處于“蹣跚”起步階段的創新型企業。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科研投入、優惠政策力度,科研氛圍漸濃,第四次創業潮來襲,硬科技投資方興未艾,股權投資市場對高??萍汲晒D化項目的關注度明顯提升。
中國高校創業企業投資規模情況(投資案例數,起)
從披露投資金額看,中國高校創業投資金額在2015-2018年實現快速增長,期間高校創業投資金額主要集中在C輪、上市定增和D輪,輪次相對偏晚期,擴張期企業獲投金額占比較高,與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工業機器人等領域的明星高校創業企業獲得持續融資具有較大關聯。2015年至今,在“雙創”大發展和“供給側改革”的推動下,國內優質標的不斷涌現,股權投資市場活躍,為高校創業企業注入資本活力。2019年,在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監管升級下,中國股權投資市場進入調整期。2020-2021年,股權投資市場出現疫后“反彈”式增長,能源礦產、人工智能、醫療健康等行業的部分高校創業企業獲得大額融資。
中國高校創業企業投資規模情況(投資金額,億元)
整體來看,受國內股權投資市場的發展階段及高校創業體制機制影響,高校創業企業披露的投資事件數和投資金額在早期處于較低水平,2010年起有明顯提升,2015年至今保持在較高水平。從融資金額區間來看,多數企業累計融資金額在千萬元級,但也不乏細分賽道的明星企業(特別是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已累計獲得數十億元的大額融資。
從披露投資案例數看,信息技術與服務、醫療健康兩大行業投資活躍度最高。2015-2017年是國內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時期,2019年上交所正式推出科創板與注冊制,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行業領域投資熱度上升。從披露投資金額看,人工智能行業以超500億元的投資金額位列第一。得益于智能自動化技術升級和“機器換人”需求增長,工業機器人、生物識別、自動駕駛等細分領域的高校創業企業發展迅速。
白皮書數據顯示,樣本高校創業企業披露的投資案例相對集中在偏早期輪次。其中,Pre-A、A及A+輪投資事件數量占比最高,達39.2%;天使輪、種子輪投資事件占比17.1%。該分布特點與投資機構往往在高校創業過程中參與項目早期投資孵化、助力科技成果轉化的情況相符合。從披露投資金額看,C輪及以后輪次投資金額占比最高,集中分布于人工智能和醫療健康領域;上市定增單起大額投資事主要集中在半導體領域。
《白皮書》內容解讀3:五大領域80家代表企業,權威專家洞見高校創業投資
高校創業企業融資難點、機構關注點及作用
綜合高校創業企業所屬行業、主營業務及產品、與高??萍汲晒D化關聯度、融資次數、累積融資金額、主要投資方等方面的情況,《白皮書》綜合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標的企業80家,覆蓋人工智能、信息技術與服務、醫療健康、高端制造、半導體等重點行業,以及化工&新材、節能環保、能源礦產等行業企業,并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基本情況、核心業務/產品、最新融資情況等進行簡介。以下為部分內容,全文可在科轉云或清科研究中心網站獲取。
最后,《白皮書》在前述內容研究分析的基礎上,邀請20位高校成果轉化專家、創投機構合伙人、高校創業企業創始人對高校創業面臨的難點和痛點、可行的解決路徑、意見建議、機構對高校創業企業的關注要素和投資策略等方面進行探討,圍繞政府、高校、創業企業、投資機構等多個參與方,從政策完善、平臺建設、金融創新支持、重點行業和技術發展、專業機構及人才培養等多個角度,對中國高校創業企業創新發展及資金支持,提出參考性的意見建議。
《2021 中國高校創業投資發展白皮書》現已全網發布,歡迎前往科轉云(中國高??萍汲晒D化云平臺)及清科研究中心官方渠道下載查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