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有大行股價連創歷史新高,銀行、保險板塊累計漲幅均超10%……因股息率較高、分紅穩定、估值較低,銀行股、保險股成為資金青睞的對象。展望未來,受權益市場上漲、增量資金涌入、基本面改善等因素提振,業內人士認為,銀行股、保險股仍將保持強勢。
(相關資料圖)
銀行股保險股表現亮眼
在A股市場,截至8月20日收盤,Wind數據顯示,銀行板塊2025年以來累計漲幅約14%,保險板塊累計漲幅約13%。個股方面,今年以來,農業銀行、浦發銀行、青島銀行漲幅均超30%,新華保險、中國太保漲幅均超15%。
再看港股市場,銀行股和保險股也有亮眼表現。截至8月20日收盤,青島銀行、中信銀行、重慶農商行、鄭州銀行等H股今年以來漲幅均超30%,新華保險H股漲幅超120%。
今年以來,銀行股和保險股走勢強勁,其中既有股市回升向好的因素,也有銀行股、保險股本身估值較低的因素。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于曉明告訴記者,銀行股、保險股的上漲緣于“趨勢的力量”。受益于高股息、地方化債緩解銀行資產質量壓力等因素,而且當前估值尚處于低位,銀行股上漲動力充足。保險股上漲的原因則是權益市場回暖推升險企投資收益增加、銀保渠道轉型優化了負債端。
險資追逐是重要原因
銀行股上漲的背后是險資持續流入。今年以來,多項利好政策鼓勵中長期資金入市,顯著增加了險資對銀行股的配置需求。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低利率和資產荒背景下,銀行股高股息、高分紅的特點對于險資構成較強吸引力。與此同時,銀行股估值波動較低,符合險資穩健投資需求。
今年以來,銀行股持續被險資“掃貨”,例如浙商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杭州銀行等銀行股被險資舉牌。以浙商銀行為例,民生人壽于8月11日增持100萬股浙商銀行H股股份后,持股比例達到5%。根據港股市場規則,觸發舉牌。
“當前險資面臨較大的資產再配置壓力,傾向于尋找底層資產安全、長期收益穩定的投資標的。銀行股與險資的投資需求較為契合。”某險企人士表示。
不僅如此,前段時間險資時隔六年再度舉牌保險股也備受市場關注。中國平安分別于8月11日、12日舉牌中國太保H股、中國人壽H股。國信證券非銀金融行業研究負責人孔祥認為,險企舉牌同業公司主要釋放三重信號:一是保險股具備中長期估值修復空間;二是險資高股息策略增強,保險股被重新定義為“另類紅利資產”;三是新會計準則下,險企資產負債聯動效率提升。
未來股價料保持強勢
業內人士表示,銀行股、保險股的估值仍具有吸引力。從銀行股來看,天風證券研究所銀行首席分析師劉杰表示,未來險資增配銀行股空間較大,原因有二:一是新增保費帶來的增量資金,二是險企用足權益類資產配置上限帶來的增量資金。證監會此前明確表示,對于商業保險資金,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
目前財產險、人身險行業多數公司的理論權益類資產配置上限為其上季末總資產的30%。“無論是監管部門引導下新增保費入市,還是提升存量資產中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險資都將帶來可觀的增量資金。在資金面驅動下,銀行股估值仍有修復空間。”劉杰稱。
對于保險股,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人身險預定利率下調、資本市場向好等因素有望緩解保險行業利差損壓力,看好保險股長期配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