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3月1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會上介紹,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截至2022年底,累計建設開通了5G基站231萬個,實現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
金壯龍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工業化步伐顯著加快。工業體系更加健全,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我國工業規模進一步壯大。2022年,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了40萬億元大關,占GDP比重達到33.2%,工業起到了宏觀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7.7%,制造業規模已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65家制造業企業入圍了2022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培育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7萬多家。
我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15.5%,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1.8%。新能源汽車、光伏產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成效明顯,培育了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數字經濟方面,我國移動通信實現了2G跟隨、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發展,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截至2022年底,累計建設開通了5G基站231萬個,實現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全國在用數據中心超過65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重點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了58.6%,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了77%。2022年軟件業收入超過了10萬億元,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了45個國民經濟大類,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了240個。
此外,重點領域創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等領域捷報頻傳,C919飛機實現全球首架交付,首臺國產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點火成功,“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并網運行。
金壯龍表示,當前新型工業化發展面臨一些新形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深度調整,我國處于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重要關口期。工信部將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包括認真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補短板、鍛長板、強基礎,提升重點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促進全產業鏈的發展;健全產業科技創新體系;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
(責任編輯:冀文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