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品牌 > > 正文

              馬斯克欲深空探索行業 新重器“星際飛船”或改變太空競賽

              2021-10-25 16:11:32    來源:鳳凰科技

              世界首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CEO 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周一兌現了承諾,在 Twitter 上給對手藍色起源的創始人杰夫?貝索斯 (Jeff Bezos) 發了一塊“銀牌”,只不過這塊銀牌是個表情符號。

              世界首富之爭只是表象,兩人的恩怨在于藍色起源一次次用訴訟阻撓 SpaceX 擴大業務規模。雙方的互懟源于美國宇航局 (NASA) 將月球著陸器合同獨家授予了 SpaceX,這讓藍色起源感到不滿,并用一紙訴狀將 NASA 告上了法庭。這一訴訟不僅影響了 SpaceX,還可能會令 NASA 的 2024 年重返月球計劃泡湯。

              接下來,馬斯克連續向貝索斯發炮,最扎心的可能就是“你無法靠打官司登上月球的”。這句話道出了藍色起源在航天實力上與 SpaceX 的巨大差距,也是藍色起源一次次用訴訟阻撓 SpaceX 的原因。差距如果進一步被拉大,藍色起源可能真沒法玩了。

              新重器“星際飛船”或改變太空競賽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最南端,墨西哥灣沿岸,一枚閃閃發光的不銹鋼火箭正從鹽沼中冉冉升起。

              這是 SpaceX 的最新運載火箭“星際飛船”(Starship)。它的高度接近 400 英尺 (約合 122 米),組裝完畢后比執行 NASA“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還要高,它所搭載的 33 個發動機能夠提供兩倍的推力。對于馬斯克來說,“星際飛船”將為有朝一日人類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發揮關鍵作用。

              但是,這枚火箭可能對本已被馬斯克雄心壯志撼動的太空行業產生遠遠更大的直接影響。由于“星際飛船”能夠向近地軌道運送高達 100 噸的有效載荷,馬斯克的仰慕者認為他即將改變火箭發射行業的經濟學。

              “對于現有發射公司來說,游戲結束了,”美國太空企業家彼得?迪曼蒂斯 (Peter Diamandis) 表示,“目前正在設計中的火箭都無法與之爭鋒。”

              對于 SpaceX 來說,要想兌現承諾還有一段路要走,包括獲得監管部門的批準在得州發射場發射“星際飛船”,證明該火箭能夠可靠地抵達太空,然后回收每一級進行重復使用,這是降低發射成本的必要步驟。

              而且,許多專家還質疑,這么一枚旨在殖民另一個星球的火箭能否同時作為一個多用途運輸工具,執行更為多樣化和普通的近地任務。但是,SpaceX 已經成功把當前運載火箭“獵鷹 9 號”打造成了抵達太空的主要運輸工具,這讓商業太空行業的其他公司感到緊張。

              “如果你不小心點,SpaceX 將會成為唯一玩家。”美國私營系統集成提供商內華達山脈公司聯合創始人法提赫?奧茲曼 (Fatih Ozmen) 表示,該公司已經獲得了 NASA 的合同為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

              藍色起源則發表了更為直白的觀點:SpaceX 最終可能會“壟斷性控制”美國深空探索行業。

              SpaceX 迅速主導商業航天市場

              馬斯克的公司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拿下了新商業航天行業的主導地位。僅僅在 13 年前,SpaceX 才剛剛成為第一家將自主火箭發射入軌的私營公司,闖入了此前由政府主導的太空行業。它還領先了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等承包商。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的合資公司聯合發射聯盟 (ULA) 曾扛起了美國航天發射的大旗,盡管使用的是俄羅斯發動機。

              SpaceX 的優勢地位在過去 6 個月的一系列中標事件中顯露無疑。其中,NASA 授予 SpaceX 29 億美元合同,使用其“星際飛船”最快在 2024 年將宇航員送至月球。NASA 原本表示要選擇兩家月球著陸器供應商,但最終決定把合同獨家授予 SpaceX,這引發了藍色起源的不滿。NASA 官員回應稱,該局授予 SpaceX 的只是一項單一任務,未來的月球著陸可能會選擇其他供應商。但是藍色起源指出,NASA 的系統要想與“星際飛船”整合在一起,就需要被迫做出改變,這會導致 NASA 長期依賴 SpaceX。

              上月底,馬斯克再次搶了貝索斯的風頭。就在數周前,貝索斯和維珍銀河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 (Richard Branson) 分別完成了私人太空之旅。但是,他們享受的短暫失重體驗和 SpaceX 的“全平民”繞地球飛行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SpaceX 把四名乘客送到了高度是貝索斯太空游 5 倍多的軌道,讓他們成為了首批抵達太空的全平民宇航員。

              SpaceX 還宣布其“星鏈”寬帶互聯網已接到了首批 50 萬份訂單,成為新一代寬帶通信公司中達到這一里程碑的首家公司。這些公司在距離地球上空 500 公里的近地軌道上運營衛星星座。

              NASA 還在上周宣布,原本要搭乘波音“星際客機”飛船的兩名宇航員將改乘 SpaceX 的飛船。波音曾定義了前一個航天時代,但是卻在首艘商業飛船的開發上遇到了太多技術障礙,使其遠遠落后于直到最近還很好斗的創業公司 SpaceX。

              最成功的火箭 —— 獵鷹 9 號

              SpaceX 一連串成功背后的“大功臣”就是“獵鷹 9 號”運載火箭。它不但降低了抵達太空的成本,還同時成為了 SpaceX 擴大業務、實現馬斯克登陸火星這一終極目標的跳板。

              “從性能、成本以及可靠性角度來說,它真的是有史以來所打造的最成功的火箭。”迪曼蒂斯表示。

              太空研究和咨詢公司 BryceTech 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SpaceX 在全球發射市場 (不包含中國) 的份額首次突破了 50%。

              現在,SpaceX 正把將“獵鷹 9 號”打造成這個時代使用最廣泛火箭的秘訣應用到“星際飛船”上。他們借鑒了很多做法,這也造就了馬斯克旗下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的一鳴驚人。

              最重要的是,馬斯克和 SpaceX COO 格溫?肖特維爾 (Gwynne Shotwell) 在推動把開創性技術用于主流生產上取得了成功。以“獵鷹 9 號”為例,他們把 3D 打印技術應用到了火箭最復雜的部分 —— 發動機,然后在未來發射任務中重復使用芯級助推器。

              為了掌握這些新技術,SpaceX 在設計和創造自主火箭上嚴抓每個細節,而不是依賴供應商。馬斯克在 SpaceX 早期階段還親自擔任首席工程師,以激勵團隊。SpaceX 自身還承擔了全部開發風險,沒有 NASA 的保證金當退路,這迫使公司遵守更為嚴格的財務紀律。正因為此,NASA 預計,SpaceX 開發“獵鷹 9 號”所投入的 4 億美元要比傳統政府承包商開發火箭很可能需要的成本低 10 倍。

              SpaceX 與特斯拉共有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快速使用廉價資本,這得益于投資者準備授予這些業務的高估值。馬斯克已經在私募市場為 SpaceX 籌集了逾 65 億美元,在今年稍早時候將其估值提高到了 740 億美元。據 CNBC 報道,一些投資者自那之后出售的股票對 SpaceX 的估值已經超過了 1000 億美元。

              衛星公司 SES CEO 史蒂夫?科勒 (Steve Collar) 表示,大多數對手必須從現有業務中創造現金來資助新業務,SpaceX 能夠輕松從投資者手中籌集資金為他們承擔更大風險埋下了伏筆。

              對于 SpaceX 來說,充裕的現金和擁有自主運載火箭的一個成果就是星鏈互聯網。星鏈已經搶在 OneWeb、亞馬遜“柯伊伯”(Kuiper) 互聯網項目等對手之前推出了寬帶服務。

              爭做第一意味著要在衛星設計上進行技術賭博,SpaceX 已經在開發其第三代星鏈衛星技術。但是科勒表示,即便是 SpaceX 為了完善其星座放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衛星,這種挫折對 SpaceX 造成的傷害也不會像它對那些無法使用這些廉價資本的對手那么大。

              藍色起源不甘出局

              對手們抱怨稱,這么一來,SpaceX 可能會將那些規模不像它那么大、無法享受資金優勢的其他公司排擠出市場。

              藍色起源已經就月球著陸器合同正式起訴 NASA。該公司表示,失去這項合同將意味著它的“新格倫”軌道級火箭失去了一個重要市場。藍色起源已經投入 25 億美元來開發“新格倫”火箭,目前尚未試飛。

              亞馬遜和其他公司警告稱,SpaceX 的垂直整合制造策略還會剝奪其他美國供應商的業務,削弱美國為支撐其長期航天雄心所建造的更廣泛工業基地。

              不過,包括政府在內的 SpaceX 客戶似乎不以為然。“在 SpaceX 出現前,我們只能依賴 ULA?,F在,我們的處境比以前變好了。”NASA 商業航天飛行部主任菲爾?麥卡利斯特 (Phil McAlister) 表示。

              迪曼蒂斯進一步指出,鑒于 SpaceX 直接融入美國航天計劃的效率,“美國政府有幸擁有 SpaceX 這樣的公司”。在部分市場與 SpaceX 競爭的公司似乎也很樂意使用 SpaceX 的發射服務,盡管這是在支持一位對手。

              “他們進入衛星行業時把人們嚇了一跳,但我認為沒必要,”衛星公司 SES CEO 科勒表示。SES 依舊很樂意大量使用 SpaceX 的火箭發射服務。

              SpaceX 不會缺少對手

              對于行業擔憂的 SpaceX 壟斷風險,最具說服力的反對論據就是,飛抵太空成本的大幅下降已經引發需求飆升。這種需求已經遠遠超過了任何一家公司的供應能力。許多需求來自新通信網絡,他們希望發射由數千顆衛星組成的星座。同時,更多政府出于國防目的渴望觸及太空或者參與更深的太空探索。

              “這個市場在很多年時間里都會面臨供應受限的問題,”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愛迪生?于 (Edison Yu) 表示。他預計,到這個十年臨近結束時,航天發射市場的規模將達到每年 375 億美元,是 2021 年的五倍。

              在航天業的許多人看來,這為 SpaceX 對手的出現提供了充足的空間,至少會出現一家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即便是一些現有發射公司陷入掙扎,受到了更舊技術的阻礙,或者因為依賴政府承包采取了無競爭力的制造方法或建立了無競爭力的文化,新一代顛覆性火箭公司也正在快速崛起。

              除了貝索斯旗下藍色起源,其他新興公司還有 SpaceX 前高管領導的太空公司 Relativity Space。Relativity 已經融資 13 億美元,計劃使用 3D 打印制造整支火箭,而不只是發動機。

              “我們不必擊敗 SpaceX,我們只需要擊敗其他公司。”Relativity 投資者之一的風投公司 Playground Global 合伙人喬里?貝爾 (Jory Bell) 表示。他補充稱,SpaceX 培養出來的一代工程師和航天企業家正在協助建立一個基于其理念的完整行業。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搞錢”言論視頻獲得大量關注 俞敏洪發布小視頻進行辟謠
              下一篇:最后一頁

              熱點話題

              熱點推薦

              頭條

              ? 亚洲激情黄色小说| 国产亚洲真人做受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性一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色偷偷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产区对比|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