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東北亞區副總裁吳立東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沈建緣/文第四屆進博會期間,中國電信宣布與愛立信、諾基亞、戴爾、三星4家國際合作伙伴達成采購合作意向,采購范圍涵蓋5G移動基站、數據和傳輸設備、固網終端等。對此,愛立信東北亞區副總裁兼市場與公關部總經理吳立東表示,“中國5G市場發展全球領先,愛立信將信守對中國的承諾,繼續積極參與到中國的數字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建設中,做中國5G技術創新的推動者,中國數字經濟的賦能者,以及中國可持續未來的共建者。”
據中國工信部最新數據,中國已經建成了115.9萬個5G基站,全球占比超過70%,5G手機終端連接數達到4.5億。中國目前5G基站數達115.9萬個,5G終端連接數達4.5億戶。中國的5G發展無論是速度還是用戶數量,都在全球處于領先位置。
愛立信今年在中國市場上的份額出現波動,為此第四季度愛立信根據目前中國的業務現狀對組織結構進行了調整。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采訪時,吳立東表示,“我們現在能做的是兩件事情,第一是繼續對產品技術與研發進行投入,真正讓5G賦能千行百業,發揮愛立信的優勢,提供最好的5G產品給中國的客戶。第二是繼續服務好我們的用戶,保證對現有客戶的支持。通過這兩方面的努力,我們希望、也有信心在未來能夠重新贏回更多的市場份額。”
吳立東表示,“5G的創新需要整個產業生態共同努力。愛立信也一直在推動整個產業生態建設。除了助力中國運營商構建高質量5G網絡外,愛立信也與行業用戶攜手,推動5G應用賦能千行百業,加速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為數字經濟賦能。”
愛立信在中國已經有超過120年的歷史。是唯一經歷了中國從1G到5G的通信技術服務提供商。在中國,愛立信不僅參與了由工信部主導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也參與了由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5G技術試驗及增強技術試驗、IMT-2020 5G安全試驗等工作。同時,愛立信開創了一些合作伙伴項目,如工業4.0開放伙伴計劃等,共同推動5G在工業各個領域的一些應用與發展。愛立信終端生態門戶(Ericsson Device Hub)項目,則幫助中國移動終端廠商如OPPO、小米以及模組廠商等更容易地接入全球其他國家的5G網絡。
隨著中國“雙碳”戰略的推行,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成為共識。愛立信也致力于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提供價值。目前,愛立信5G無線基站的能源效率相較4G產品組合,已經提高了約6.6倍,這意味著越早升級到5G無線基站,就能越快享受到更具能源效率的5G連接。基于其5G組網技術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不可替代性,目前愛立信正在推動用5G技術助力能源、交通以及制造行業等重排放行業“脫碳”。
吳立東表示,“5G不僅是提高效率和創造嶄新可持續運營流程的關鍵,也能通過更好地監控提升能源效率,或通過優化管理實踐減少浪費和材料成本,讓供應鏈、物流網絡和能源網絡之間的大量數據共享,從而從根本上降低排放。”